在隋唐這一歷史階段,雖然已經開始推行科舉制,但是,對于唐朝的官吏,依然主要來自于世家大族。比如博陵崔氏在當時一共誕生了15位宰相。在這一歷史時期,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也被稱為“五姓七族”、“五姓七家”。
隴西李氏
首先,李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總人口超9500萬。對于李姓來說,最顯赫的兩大郡望就是隴西和趙郡。就隴西李氏來說,這個家族涌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領。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興盛的偉大時代。也即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皇帝都可以劃入隴西李氏中,所以有“天下李氏出隴西”的說法。
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后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唐朝中期,先后有八位范陽盧氏的子孫擔任宰相一職。乾隆皇帝也曾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的詩句,唐朝時的范陽主要指今河北省涿州市及其周邊地區。此外,對于唐朝叛將安祿山,就曾擔任范陽節度使。
趙郡李氏
趙郡治所位于今河北趙縣。趙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戰國名將李牧(今邢臺隆堯人),他曾率兵兩次擊敗秦國。在古代歷史上,趙郡這一建制開始于東漢時期,此后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之趙縣。
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以故地滎陽(今河南省鄭州一帶)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后,鄭姓仍為望族,位列“五姓七望”之中。
博陵崔氏
在歷史上,崔姓這一姓氏主要來源于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山東臨淄(淄博)為崔姓的發源地。比較有意思的是,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時,依習慣把崔氏列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改皇室李姓為第一,皇戚族長孫氏(以長孫無忌為代表)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
太原王氏
在古代歷史上,王姓也是一個人口大姓,現在的人口數量僅次于李姓。就王姓來說,有太原王氏、瑯邪王氏這兩大望族,但是,在唐朝初期,太原王氏因為和隴西李氏比較親密,所以更加興盛。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而且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清河崔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一帶)不僅是張姓的發源地,也誕生了清河崔氏這一名門望族。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南北朝時期,清河崔氏中的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后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