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說到印章,正好最近看了展覽發現乾隆的印章可真不是一般的多,是非常之多。
但是乾隆印章跟這個問題還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還是來正經答題好了。
中國印章的歷史可謂悠長,而且種類也很繁多。有官印、姓名印、肖形印、收藏鑒賞印等等。
但是如果要分類的話,基本上可以分為官印和私印。
官印
就是權利的象征,官員等級之高低,權利之大小,自然要以印的大小,質地乃至名稱等各方面來區別之。
然而官員用印,主要對象為有官爵者個人本身。其實各個政府機關、不同行業機構都有各自的印章。
私印
很簡單就是除了官印以外的所有印章,十分的復雜,按歸類來分的話,像是肖形印、花押印、詞語印、齋堂館閣印都可以劃入私印范疇。
以上所說的是大類,我知道你們肯定不滿意這樣的答案,所以接下來就好好說說官印和私印中的各種其他印章。
按材料來分
在先秦之前,印章是沒有官私的區別,材料自然也不會有所限制。到了秦漢以降,就開始有等級次序了。
玉為最貴、金次之,然后就是銀,再一般一點的就是銅了,宋代也有官印用瓷。
私印的材料就更多了,木、石、骨、牙等。
按功能來分
官印
1. 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印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這六璽,各自用于不同的場合
2. 皇后之璽:印文與皇帝相同,金螭虎紐。
3. 皇太子黃金印:龜鈕,印文曰“章“。
4. 諸侯王印:金印駝鈕,稱璽。
5. 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印“。
6. 丞相、大將軍黃金印:龜鈕,印文曰“章“。
7. 御史大夫章:駝鈕,印文曰“章”。
8. 御史二千石銀印:龜鈕,文曰“章“
再往下就是銅印和為通官印。
以上是依照《漢舊儀》,《漢官儀》等記敘,依照現代的考古發掘物來看,是可信的。
私印
再來說說私印,以姓名印為主,可以說是私印中最大的印,漢代的姓名印中有的標有“私印”二字,可以說姓名印是私印的代表,而肖形印、花押印、詞語印、齋堂館閣、收藏鑒賞印都屬于私印。
姓名印:各朝都有,作為個人憑證的印信。制作材料比較自由、大小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愛好來定,但是有可能啊是為了維護官印的尊嚴,有的朝代對私印也會有所限制。就比如宋朝,不準用銅來制作私印。
肖形印:又可以稱之為圖像印、圖形印、說簡單點就是看到名稱就知道這個印是干嘛的了。
花押印:其實肖形印也屬于花押印的一種,但他倆體制不同,花押印說白了就是就是現代的個人簽名。
詞語印:我們稱之為“閑章”,內容很豐富,什么都可以印入,比如成語、俗語、俏皮話,牢騷話都可以印。袁枚就有一個“錢塘蘇小是鄉親”的詞語印。
收藏鑒賞印:就是在自己所收藏的書畫上鈐印,以表明歸屬,或者在他人收藏的書畫上鈐印,以示鑒定負責。
齋堂館閣印: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古人常為自己的居室,書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
以上就是印章的多個功能,就拿現代來說,我們有了公章,還有姓名章,這些都是從古代的印章的功能中提取的。與那時候并無多少區別,無論是機構啊,還是個人,都是可以擁有的。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回答部分內容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