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名稱】九里明、九里光、一主光、千里急
【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1-2米。生于山坡、路旁。莖初直立,后攀援,稍呈“之”字形。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邊緣具不規則缺刻狀齒,或呈微波狀或近乎全緣,有時稍有深裂,兩面有細軟毛,頭狀花序生于枝端,成圓錐狀傘房花叢花黃色。全草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我國陜西及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均有分布。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用于治療:急性結膜炎、皮膚瘙癢、過敏性皮炎、蕁麻疹、細菌性痢疾、丹毒、癤、外陰瘙癢癥、陰部濕疹、鉤端螺旋體病、癰、癤、蜂窩組織炎,丹毒
【附方1】急性結膜炎。
藥方組成:鮮千里光葉適量。
用法:冷開水洗凈,搗爛,絞自然汁,滴患眼,每次1-2滴,每日3-5次;另用鮮千里光60克,野菊花15克,犁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附方2】皮膚瘙癢癥、過敏性皮炎蕁麻疹。
藥方組成:千里光90克。
用法:煎水洗,每日2~3次。
【附方3】細菌性痢疾、丹毒癰癤。
藥方組成:千里光40克、金銀花葉20克、積雪草30克、蒲公英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附方4】癰、癤、蜂窩組織炎、丹毒。
藥方組成:鮮千里光、鮮筋骨草、鮮木芙蓉葉(花)各等量。
用法:共洗凈,搗爛,外敷患處,1日1換。也可烘干,研細末,冷開水調敷。
【附方5】鉤端螺旋體病。
藥方組成:千里光60克,土茯苓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預防單用千里光60克,煎水當茶飲。
【附方6】預防中暑。
藥方組成:千里光30克,香薷10克。
用法:將藥置茶壺中,加沸水泡,當茶飲
【附方7】外陰瘙癢癥、陰部濕疹。
藥方組成:千里光、蒼耳草適量。
用法:煎水熏洗、坐浴,每日1次。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