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弼,文韜武略,在女真崛起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多次率軍南征,為日后金國治理中原并改善東北地區落后閉塞的狀態,做出的巨大的貢獻,是女真族史上的英雄。同時,也是一名卓越的軍事統帥。
歷史上的宗弼和人們心目中的宗弼完全是兩回事。宗弼在女真族和金政權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被人們忽視。由于長期將國內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中原政權的戰爭,說成是外來民族對中國的侵略,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分裂中國多民族國家的觀點。由于這種觀點而派生出的所謂“愛國主義”實際是把少數民族排除在外的愛某一王朝的“愛國主義”。
漢族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英雄人物,把歷史上像宗弼這樣的人物提出來討論研究,是有利而不是有害的。
但是完顏宗弼入侵
宋朝是侵略性的,金朝初期是奴隸制社會,是落后的游牧文明戰勝先進的農耕文明的戰爭,是非正義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完顏宗弼不是英雄。而金末的完顏陳和尚則是抵抗蒙古入侵,而蒙古是比金朝落后的文明,所以完顏陳和尚是完全正義的,完顏陳和尚是女真英雄。
傳說金兀術當過皇帝
金兀術不僅受到金朝廷的重視,在民間也很有地位和影響。在中國北方地區,關于金兀術的傳說很多。
金兀術善于打仗,他的一生多半是在戰爭中度過的,因此,關于金兀術的傳說多半與軍事有關。法庫縣東北五里許有山仙村,村后有山高數十丈,山頂平坦處,有古代戰壕遺跡。山下有古井,深丈余。相傳金兀術曾在此山屯兵,用古井之水飲馬,故稱作金兀術飲馬泉。傳說此井有些怪異,人呼兀術井,井水就變苦;人呼皇帝井,井水就變甜。在法庫縣東南有大子山、小子山,在小子山東有白石條砌筑的營壘。相傳金兀術曾在此占山為王,故稱兀術街。其南有鎖龍溝,是以宋徽宗被囚于此而得名。村北有調兵山,是金兀術調兵聚合之處。呼倫貝爾有古邊壕,據考證為遼代所修的邊壕;在西布特哈,有金代修的界壕邊堡。在民間傳說中,它們都是金兀術修筑的長城,用以防御蒙古?!逗魝愗悹栔韭浴?、《黑龍江志稿》也采納了此民間傳說。
金兀術雖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四太子,不過他出為將、入為相,始終是朝廷的重臣。然而在民間傳說中,卻稱金兀術當過皇帝。泰來縣塔子城是遼代的泰州,曾出土過遼大安七年建塔題名碑。當地民間傳說,塔子城為金兀術所建,城中的高大建筑臺基,是金兀術登基當皇帝時的金鑾殿。故而塔子城被說成是金兀術稱帝時的舊都,后來遷都到阿城白城子。在開原縣城東北有一漫崗,土色泛黃,稱作黃龍崗。當地群眾傳說,金兀術曾建都于黃龍崗之南,與宋將岳飛大戰于此,岳飛提出的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就是指此而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