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很多人疑惑為何全國不能使用同張卷,同一劃分數線,若使用同張卷,哪個省的分數線會最高?我們今天一起研究下,共大家了解。我們看看2018年各省錄取分數線(截止目前,已經有20省市公布了本科一批投檔分數)今年我國高考試卷總共分為四類:自主命題試卷:北京市、江蘇省、海南省(半自主)、浙江省、天津、上海等六地
全國1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廣東、福建、山東、湖南、湖北、安徽等十地
全國2卷:內蒙古、黑龍江、甘肅、青海、重慶、新疆、寧夏、吉林、陜西、遼寧等十地
全國3卷:四川、云南、廣西、西藏等四地
說明:江蘇高考總分是480分,海南省總分900分,其他省市750分。以下是2018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各省投檔分數線及本科一本線(理工類考生)。
至于輔導書使用統一給回復,《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范大學發貨)就可以,里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命題試卷的省份(拋去江蘇和海南兩省),一本線最高的是浙江省(558分);清華北大投檔線也最高700分。綜合所述:若全國采用一張卷,一本分數線最高的省份應該在浙江省、四川省產生,清華北大投檔線最高的省份應該在河北省、云南省產生。
網友二:
如果全國統一使用一張卷子,那些自主命題的省份(除浙江),全國三卷的省份將會全軍覆沒。安徽,江蘇,河北,河南,山東,湖南,浙江的考生將會踩著這些省份的考生的頭顱往上爬!那些偏遠落后地區的省份,比如青海,西藏,新疆,廣西,云南這些地區的考生將會是何等的慘烈,為他們做綠葉。
當年也不是沒有實行過全國統一使用一張卷子,在1980—1999年的時候就是全國一張卷子。當時考的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蘇,湖北,浙江等省份,每年的狀元都差不多是從這三個省份里出來的。這三個地方,讀書教育,從古到今都是十分厲害的。最差的仍然是偏遠地區的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區,北京的成績也不是很好,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能跟青海省競爭。
后面就開始慢慢的改變,有的省份開始使用標準分,而不再用原始卷,然后自主命題的省份開始出現。全國一張卷子的歷史在1999年以后,隨著上海市的自主命題的出現,就結束了。
網友三:
沒有可比性,因為招生人數千差萬別,招生數量決定分數線。山東河南廣東那種考生數量,不是其他省份可以比的。文科650分在有些省份可以當狀元,在有些省份可能連前100都進不了,16年山東理科狀元31人并列,假設清華北大只在山東招30人,那么還有一個狀元要無緣北大清華,你說這怎么比?
網友四:
一定要先明確一個基本概念,就是不同地方的人,剛出生時,聰明程度應該都差不多。但為什么同一張試卷,會出現A省高考分數整體就是比B省分數高的現象呢?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A省的不要驕傲,因為A省是贏在教育發達上,而B省是輸在教育落后上。由于教育的發達程度不同,理論上,也許A省的最低分是50分,而B省的最高分才49分。
這種時候如果只按分數來錄取,也許B省的考生會全部落榜。大家說,這樣公平嗎?況且,讓B省的全部落榜,對國家來說,人才損失太大,因為B省能考49分那個,只要把他與A省考50分那個在一起學習三個月,B省49分這個學生,可能就能考80分,而A省哪位50分同學呢,可能仍然只能考50分。你說,以學習能力而論,誰是人才呢?所以,如果全國一張卷,統一分數線,這樣做人才損失太多。
網友五:
八十年代是統一試卷,那時感覺江漸山東江西湖南的考生分數特別高,這幾個省的本科錄取線比四川高五十分左右,如果這些省的只能勉強上線的考生在四川也能考同樣的分,在四川可以上相當不錯的重點大學。但估計是閱卷尺度掌握不一的可能性比較大,實際差距沒這么大。
一是大學同學中這些省的考生幾乎都比我們四川去的考分要高不少,但每學期的考試成績及四年總成績,這些地方的學生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勢。二是當年有個常州學生高考前一學期轉到我們班上,本想沖一沖華五,最終也只考上華東工學院。不過還是比他在江蘇高考強,他那邊好幾個成績比他好的同學還沒上重點線。
網友六:
如果高考統一全國一張卷,我斷定山東分數線最高。山東近兩年的高考本科線只是三本線,因為山東將一、二、三本招生合并,四百幾十分是三本的最低錄取線,而且山東用的是全國卷,由此可見,山東高考分數線之高細思極恐。我的觀點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山東是孔孟之鄉,學校學風優良,學生刻苦好學,山東多考霸是眾所周知的,據悉,北京在讀研究生有接近四分之一來自山東;西北某省每年國考進入面試的學生以山東人最多,可見,山東學生的考試能力絕對是首屈一指。
第二,恢復高考后,山東高考分數線向來很高,因此,畢業于大中專院校的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在全國是名列前茅的。同時,山東經濟雖不是非常發達,但在全國至少排在中上等,有不錯的經濟做教育的支撐,山東大部分地區中小學的師資力量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