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腦科俱樂部”,關注我們。
我們的微信ID:naokejulebu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為腦內β淀粉樣蛋白沉積以及顳頂葉萎縮,導致記憶以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腦小血管病(SVD)在AD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并與認知功能減退相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淀粉樣蛋白與SVD這兩者是如何影響腦內皮層萎縮以及患者認知功能的。
為此,來自韓國的學者Seo教授提出了一個假設,他們認為腦白質網絡連接介導了腦淀粉樣蛋白以及腦小血管病(SVD)對皮層厚度和/或認知功能的影響,并進行了一項研究來證實該假設。該研究最終表明,腦白質連接受損介導了SVD對皮層萎縮和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發表于近期的Neurology雜志中。
該研究納入了232例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采用匹斯堡化合物B-PET成像來檢測淀粉樣蛋白。通過白質高信號體積和腔梗病灶數量來定量評估SVD情況。通過MRI彌散張量成像(DTI)來評估局灶性白質網絡連接情況。對所有受試者均進行皮層厚度測量以及神經心理學測試。
雙側額葉、顳葉外側、頂葉外側以及枕葉區域內,SVD與DTI檢測的白質功能連接下降明顯相關。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額葉腦白質連接介導了SVD對額葉萎縮和額葉執行功能障礙的影響;而顳頂葉白質功能連接介導了SVD對顳頂葉萎縮以及記憶功能障礙的影響。然而淀粉樣蛋白對皮層萎縮和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不受白質連接情況的影響。
該研究表明,腦白質網絡連接受損介導了SVD對皮質萎縮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但與淀粉樣蛋白對認知的影響無關。該研究為更好地理解淀粉樣蛋白和SVD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提供了進一步證據。
信源地址:http://d.dxy.cn/detail/809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