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NB的“阿育王”梁武帝在位48年36年不近女色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已開通認證號(ID:dushi918 和 dushi828),歡迎訂閱。


《中國通史》之梁武帝治國 微信公號 讀史閱世(dushi828) 編輯首發


 一、中國的“阿育王”——梁武帝蕭衍

位列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南朝梁佛寺——同泰寺,寺里生活著幾千名僧人。一天,寺院里來了一個看起來身份高貴的人,他到這里,一不為游玩,二不為燒香拜佛,而是要舍身為奴。在此期間,眾多王公大臣紛紛前來規勸他出寺執掌朝政。他就是統治南朝梁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一生之中曾四次舍身同泰寺,而每次都是大臣用重金把他贖回去,四次下來,一共花了四萬億錢。那么,這位動不動就舍身寺院的梁武帝,是靠什么統治南朝梁如此之久的呢?


英年稱帝。永元元年(499 年)春天,南齊雍州治所襄陽城外,一夜春雨潤物無聲,無數新筍破土而出。當地農民像往年一樣,在山上挖竹筍。


不過,與新筍一同冒出來的還有一群士兵。他們看起來訓練有素,不像是沖著農民的竹筍而來,這讓農民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但疑問隨之在他們心中冒了出來:沒聽說要打仗,這些士兵是要干什么呢?


其實,士兵們的疑問也并不比農民們少,他們只知道是奉命來砍伐竹子的,然而這卻是個不適合砍伐竹子的季節。至于砍伐竹子是做什么用的,他們一概不知。


一同被砍伐的還有山上的樹木,這些木頭被士兵們扛下山后,打成捆,扔到幽深的湖里。士兵們扔下去的是一捆一捆的木頭,激起的卻是心中一波又一波的疑惑。


湖水漸漸恢復了平靜,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正是下命令的人所期望的,他就是當時的雍州刺史蕭衍,也就是后來的梁武帝。


而此時的南齊都城建康,卻并不是平靜如水。前一年剛剛即位的南齊皇帝蕭寶卷,聽信小人的讒言,誅殺了他父皇在位時的很多功臣,其中就有蕭衍的哥哥,致使南齊政權內部人心惶惶、動蕩不安。雖然雍州距離建康十分遙遠,但作為前任功臣,蕭衍也感到了陣陣殺氣;更何況雍州的治所襄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蕭寶卷早想讓自己的親信來取代蕭衍。重兵在握的蕭衍當然不想束手就擒,但也不想先挑起事端,他要以靜制動。雙方暗自較量,就像平靜的水面下涌動的暗流,尋找噴發的突破口。


果然,沒過多久,耐不住性子的蕭寶卷便派人突襲雍州,沉寂在湖底的謎團終于要浮出水面了,而這關乎著蕭衍此舉的成敗。


蕭衍發動了反攻,他命令士兵把沉入湖底一年多的木頭撈上來,召集事先安排好的幾千名工匠夜以繼日地勞作,很快就把準備好的三千艘船裝備成了戰船。這三千艘戰船,連同招募的一萬多名士兵和一千多匹戰馬,組成了一支討伐蕭寶卷的大軍,在蕭衍的帶領下,一路東進,直搗建康。浩浩蕩蕩的蕭衍大軍很快攻陷了建康,建康境內臺城(皇城)以外全部落入蕭衍之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樓勁:能夠仔細地策劃一件事情,能夠早在數年之前就預料到這個事情,并做出適當的謀劃。梁武帝是善于深謀遠慮的。


晚年遭遇侯景之亂。在梁武帝第四次舍身寺廟期間,他接受了落難的北方魏人侯景的投靠,卻節外生枝地演變為歷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亂”。


太清元年(547 年),侯景在東、西魏都不受歡迎之后投奔敬重已久的梁武帝,想依靠南朝梁的國力幫他奪回大權,而梁武帝一直未完成的統一北方的夙愿,也被侯景重新點燃了。


然而,一片佛光之下的南朝梁,早已今非昔比了。老百姓大量地進入佛門,使社會生產力受到極大削弱,國力日漸萎縮。作為國君,梁武帝晚年沉迷佛教,沒有把精力全部用在治理國家上面。


但統一南北的激情顯然模糊了他對當時形勢的認識,貿然決定和東魏交戰,后果就是大敗而歸,并且侄子蕭淵明還落入東魏手里。之后東魏以歸還蕭淵明為條件,要求梁武帝趕走侯景。東魏此舉,意在挑起侯景與梁朝的爭斗。


大臣們和侯景多次阻止,但是親情泛濫的梁武帝,竟然答應了東魏的要求,無奈之下,侯景起兵反叛。太清二年(548 年)十月,侯景在梁武帝的侄子蕭正德配合下攻進首都建康,把皇城緊緊包圍起來。


這時的梁武帝和當年被自己圍困的蕭寶卷何其相似,然而幸運的是梁武帝的人頭沒有被部下割掉獻出去,相反,之前曾反對梁武帝做錯誤決定的一些大臣,在面對侯景大軍的時候卻舉族殉國,成為他以儒治國取得成功的最好注腳。身陷困境的梁武帝在痛心之余,也為自己感到些許的自豪。


所以,當侯景攻陷皇城見到梁武帝時,他見到的不是一個可憐的梁武帝,而是威嚴有加、神圣英武的梁武帝。作為叛軍的侯景,突然覺得自己是對梁武帝倡導的忠義的褻瀆,于是他按照梁武帝制定的禮儀行了君臣之禮。


梁武帝失去了自己打造了多年的江山,但此時他沒有難過,大臣在危難時刻的舍身,讓他確認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功。


千古身后事,自有人評說。這些身后事,梁武帝無從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此前還是成功的,現在終于可以安心修行了。


以前,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為的是不受打擾地修行,但卻不時被大臣打擾;現在他想去的同泰寺沒了,然而卻在皇宮里,不受打擾地走向了他想去的佛門圣地。


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初二這一天,兩個月未進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宮殿里,終年八十六歲。


一代才華橫溢的君主,不可逃避地要承擔亡國的責任。


作為普通人,高齡是人生的幸事;作為皇帝,耄耋之年仍決斷著國家大計,未嘗不是國家的悲劇。


梁武帝在處理侯景問題上犯了一系列錯誤:他先是不顧臣下勸諫,堅持接納朝三暮四的侯景;接著又中了東魏離間之計,企圖出賣侯景換回侄子,最后終于釀成大亂。這一切都與他年事已高,智力和精力都已不勝任有密切關系。


歷史是一面鏡子,梁武帝曾用這面鏡子汲取前朝的教訓,取得治國的成就。


時間把梁武帝推向歷史深處,他也成了一面鏡子,生動地反映著政權之所以興、之所以亡。

釋迦出山圖


二、梁武帝崇信佛教與重振儒學

崇信佛教。東漢末年以來,中國相繼出現了數十個政權,這些政權之間的更迭很多都是通過篡位實現的;而每個政權里面,一些帝王的位子也不是合法繼承的。刀光劍影中,君臣與父子兄弟之間的禮數被戳得千瘡百孔,導致儒家忠孝觀念支離破碎。漢、魏、兩晉和南朝宋、齊之間,政權的不斷“禪代”,讓“忠”的觀念最終失去了道德的約束。


而宋、齊時期,宗室內部為了爭權奪利展開的互相殘殺,也讓“孝悌”的觀念在皇族中搖搖欲墜。南朝宋、齊一共延續了八十二年,而死于宗室互相殘殺的就多達六十四人。


時局的動亂和儒家思想的衰落,使老百姓逐漸向佛教靠攏,到了東晉以后,社會崇佛風氣更加興盛。據史料記載,東晉有僧尼兩萬多人,南朝宋齊兩代達到三萬多人,到了梁代則一下子增加了近兩倍,人數猛增到八萬多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樓勁:梁武帝的時候,已經是北魏后期,正是北方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梁武帝認為,北方統治者崇尚佛教,宣揚佛教的光明,佛教吸引了很多信眾。南方要是打壓佛教,那不是把人口都趕到北方去了?所以有很多因素導致梁武帝崇尚佛教。當然,作為一個皇帝,他難免也要利用佛教。這兩個方面都是真實的,他的利用是真實的,他的崇尚也是真實的。

 

僧尼的增多導致佛寺大量涌現,南齊時在建康修建的棲霞精舍,即今天的南京棲霞寺,是當時的佛教重地,不僅成為佛教三論宗祖庭,還雕刻有能和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媲美的石窟千佛巖。


千佛巖的開鑿與皇帝的崇佛密不可分,這也導致沙門僧侶地位不斷攀升,高僧頻頻出入朝廷,已是家常便飯。梁武帝立國之后,當時很有名望的智藏和尚在皇宮來去自由,這引起了群臣的不安。


為了維護皇宮正常秩序,群臣向梁武帝提議,要對智藏和尚進行約束,嚴禁其登上皇帝座位。智藏和尚聽說此事后,勃然入宮,傲然坐上皇帝寶座,在對梁武帝表示抗議后拂袖而去。


高僧對皇帝的態度,勢必影響到追隨他們的廣大信徒對皇帝的態度,長期發展下去,必定會不利于梁朝政權的穩定。

 

治國之術,權衡為重。然而,當時的這些問題,卻讓梁武帝無從權衡,這讓他心急如焚。梁武帝十分清楚,一旦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梁朝的命運也將和短命的前朝一樣轉瞬即逝。他該怎么治理這個國家呢?


即位不久,深謀遠慮的梁武帝就下令修建了很多寺廟,其中有兩座格外引人注目,這兩座寺廟的出名不是因為它們的華麗,而是因為它們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義建造的。


大愛敬寺建造得非常華麗,宛若天宮一樣,從中院到大門就有七里之遠,兩旁是三十六院,里面供養著一千多名僧人。而大智度寺也是殿堂宏偉寬敞,有一座七層寶塔,房屋和走廊相接,中間點綴著花果,有五百尼姑,不時講誦。


寺院建成后,梁武帝為父母舉行了盛大法事,每月初一、十五,還要親自祭拜。梁武帝這樣的孝行不僅感動了身邊的大臣,也震撼了全國百姓。


棲霞寺,始建于南齊永明元年(483年)


重振儒學。為父母建寺廟,只是梁武帝為儒家思想披上的佛教外衣,之后他走進當時的佛教重地棲霞精舍領悟佛教真諦,并且于即位后的第三年四月初八,也就是釋迦牟尼誕辰之日,在佛前頒布了一道詔令:“愿使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辈⑻栒俟浒俟俸钔踝谑倚欧?,這等于說定佛教為國教。他又一次開了歷史先河,贏得了老百姓的擁戴,一時之間,全國信佛之人激增。


但是,梁武帝心里有數,他并不是要讓南朝梁變為佛國,他的另一項重振儒學的大業已經拉開了大幕。


這一年的春天,掠過湖面的春風吹進建康城,給寒門子弟帶來了一條溫暖的消息,梁武帝要在建康設立主要招收寒門子弟的五經館,并且免除他們的生活費,考試及格就給官做。這條消息吹開了寒門子弟深鎖許久的眉頭,不幾日,每個館就各招收到了數百名學生。


五經館是梁武帝按儒家五經設置的學校,由當時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學者分別負責,以教授學生學習儒家經典。隨后,推廣儒家教育的學校在各州郡遍地開花。


緊接著,梁武帝又把學校開到自己身邊,下詔成立國子學,讓皇太子、宗室、王侯學習儒家經典。授課的老師中,時不時還會出現梁武帝的身影,而學校輔助教材中的《孔子正言》《五經講疏》等儒學著作,也署著梁武帝的大名。


梁武帝以儒治國,繞不開對古代禮儀制度的傳承。但古代的禮儀制度偏重于對民的教化,沒有把禮與國家制度完全融合起來。漢末以來,禮與國家政治之間的關系逐漸強化,原來的禮儀制度和一些國家大禮一起被重新歸類,一種新的五禮體系正在醞釀和走向成熟。


梁武帝從朝代更迭、權力紛爭中深切感受到禮的重要性,他要重新確立禮的權威。于是,建國不久,梁武帝便下詔建立一個強大的制禮班子,制定一部能夠“以為永準”的禮制,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并且梁武帝親自過問。很快,一個強有力的制禮班子就建立起來了。


制禮工作并非一帆風順,但再大的艱難也阻止不了梁武帝制禮的決心。在他的帶領下,制禮班子從禮儀典籍里查找,從禮學專家處咨詢,從百姓生活中取證,最終用時十一年,制定出了一個多達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條的五禮體系。它包括了吉、兇、軍、賓、嘉等五種禮儀,基本上涵蓋了國家、社會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五禮制度終于成熟起來。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陳蘇鎮:南朝的“五禮之學”,主要是為吉、兇、軍、賓、嘉五種禮做儀注,就是把各種具體的“禮”和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具體的儀式及一些規則聯系起來,把它具體化。簡單地說,吉禮主要是祭祀方面的禮儀,兇禮主要是喪葬方面的禮儀,軍禮就是軍隊中的一些禮儀,賓禮是在各種場合見面的時候所遵行的一些禮儀,嘉禮就是婚姻喜慶這方面的禮儀。


梁武帝在對儒家禮儀制度進行規范的同時,也在對佛教的戒律進行著規范,制禮班子組建幾年后,規范佛教禮儀的班子也建立起來了。


這個班子被研究者稱為“建康教團”,由高僧、佛學專家和一些官員組成,他們的任務是編撰《在家受菩薩戒》。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菩薩戒》的核心內容是歷史上常常講的三聚凈戒。所謂“三聚凈戒”就是三個方面,第一個要遵守戒律,第二個要做善事,第三個就是要一切都為了眾生。

 

在梁武帝看來,編撰《在家受菩薩戒》和編撰五禮制度一樣重要,它們都和國家治理息息相關。只不過作為對人的規范,五禮制度規范的是人的社會行為,而《在家受菩薩戒》規范的是人的心靈。


三、“皇帝菩薩”與治世氣象

梁武帝領導編撰《在家受菩薩戒》,自已也身體力行,切切實實按照戒律行事和生活。他很勤政,不論冬夏春秋,總是五更天就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甚至冬天把手都凍裂了,還依然勤于政務;他很節儉,平時穿布衣,一頂帽子戴了三年,蓋的棉被,兩年才換一次;他吃素食,并且每天只吃一頓。梁武帝的這些行為感染了身邊的大臣。


他為了倡導吃素的理念,曾推出《斷酒肉文》,下詔所有佛教徒斷絕酒肉,并召集一千名僧人宣唱此文。在他的不斷推動下,演變成只有漢族僧人才吃素的獨特風俗。


更讓人驚訝的是,吃素的梁武帝,五十歲那年開始戒色。并且,他還把很多清規戒律推廣到皇宮內部,六宮嬪妃衣服不能拖地,在宮內不得飲酒。

梁武帝的以身行戒,加速了《在家受菩薩戒》的編撰進程,歷時七年之后,建康教團完成了編撰工作。而在當年的四月初八,即釋迦牟尼誕辰日這一天,梁武帝又親受菩薩戒,法名冠達,并且大赦天下,全國同賀“菩薩戒弟子皇帝”的誕生。自此,梁武帝有了另外一個稱呼——“皇帝菩薩”。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梁武帝推廣《菩薩戒》就是要讓社會各階層遵守佛教的戒律,不做惡事、做善事,這當然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

 

把儒佛結合起來,用佛教撬動儒家觀念,是梁武帝治國的理念。對于梁武帝的這種做法,當時的佛學家蕭琛就評論說,梁武帝此旨“妙測機神,發揮禮教。實足使凈法增光,儒門敬業,物悟緣覺,民思孝道”。


而在佛儒的不斷融合中,儒家思想隨著佛教的發揚光大,慢慢播撒到老百姓的心里,周禮也由此得到了傳承,孔子重又被奉上了高高的祭壇。


帝王祭孔始于漢高祖劉邦,之后的漢代帝王一直遵循此制,但是隨著漢末亂局的開始,忠孝觀念日益淡薄,祭孔也不再被嚴格遵循。到南朝梁時,梁武帝以儒治國的理念必然把祭孔推到最前面,而站在祭孔典禮最前面的則是梁武帝。每年國子學開學舉行的祭孔典禮中,都可以見到梁武帝虔誠的身影。


對于文化,梁武帝也有著同樣的虔誠,在自己醉心琴棋書畫的同時,也培育出一個文質彬彬的南朝梁,誕生了像《昭明文選》《玉臺新詠》《文心雕龍》《詩品》等光耀千古之作,這是自西漢之后,難得的文化奇觀。

其實,文化繁榮是南朝梁經濟發展托起的一道彩虹,經過梁武帝二十多年的治理后,南朝梁發展成為南朝最發達的國家。


拜謁圖


梁武帝治國近五十年,在此期間,梁朝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增強,文化繁榮。


梁朝的地位令其同時的北朝不敢小覷。東魏主高歡解釋他之所以對士人采取寬緩態度時說:“江東復有一吳翁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


一千多年以后,明末清初人王夫之在談到梁武帝治國時說:“梁氏享國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舊習祓除已盡,而賢不肖皆得自如其志意,不相謀也,不相溷也。就無道之世而言之,亦霪雨之旬,乍為開霽,雖不保于崇朝之后,而草木亦蓁蓁以向榮矣?!?/p>


王夫之認為南北朝是陰雨連綿的“無道之世”,而梁武帝統治下的梁朝則猶如乍晴的朗朗天空。


據史書記載,當時建康有戶二十八萬,如果以每戶五口計算,則有一百四十萬人。這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大都會。


人口的繁盛,帶來的是經濟的繁榮,尤以秦淮河最為矚目,它的光芒就像今天秦淮河的夜景那樣璀璨。據記載,當時僅秦淮河北岸就有大小市場一百多個,連接兩岸的浮橋,在成為往來兩岸通商必經之路的同時,也造就了秦淮河的盛名。而建康之外的吳郡、會稽也發展成為繁華的大城市,整個三吳地區,皆是一片盛景。


建康的盛景,讓很多國家都仰慕梁朝的繁華,紛紛派人前來朝貢。據歷史記載,當時向梁朝進貢方物的國家多達二十九個,這一盛況在梁武帝的兒子蕭繹所畫的《職貢圖》里,被真實地再現出來。


源源不斷來到南朝梁的,還有很多外國僧侶,其中就有來自南天竺(古印度)的菩提達摩,當年他漂洋過海來到建康,和梁武帝有過一席交談,后來他成為中國禪宗的創始人。


外國僧侶到南朝梁不斷交流,也促使了佛教的空前興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兩句詩,它讓人們對南朝佛教的盛況有了真切的感受。不過據資料統計,單單梁武帝統治下的南朝梁,就建有佛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僅京城建康一地,佛寺就超過五百多所,其中最大的寺廟是梁武帝于大通元年(527 年)在皇宮旁邊為自己建的同泰寺。


據《南朝寺考》記載:同泰寺有一座九層的寶塔,大殿有六所,小殿及堂十余所。東西有般若臺各三層,大佛閣七層。璇璣殿外,積石為山,蓋天儀激水,隨滴而轉。所鑄十方金像、十方銀像,都極為壯麗。


同泰寺建成后,梁武帝為此舉行了盛大的典禮,但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梁武帝也就此舍身寺廟。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后,住的是破屋爛床,干的是粗活累活,但他毫無怨言,為什么梁武帝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舍身寺廟呢?


治理國家,梁武帝無疑是成功的,但管理家事,他屢受打擊。為了江山永固,他倡導的忠義能讓臣子誓死效忠,但卻無法讓家人團結;他重視孝行,反對宮廷殺戮,卻偏偏被一次次地卷進來。這樣的反差讓一向足智多謀的梁武帝感到從未有過的束手無策,他想不出其中緣由,他覺得也許是自己的修行不夠,所以便來到寺院舍身為奴,懺悔自己的罪過。


六十五歲的梁武帝有了舍身的念頭后,就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佛教上,并且在他的余生中四次舍身同泰寺。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到寺廟散幾天心是可以的,時間長了,國家終將亂套,于是,每次大臣苦苦相勸無果后,都會用重金把他贖回來。四次算下來,光贖他的錢,就多達四萬億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梁滿倉:梁武帝舍身同泰寺,最主要的是他想樹立一個信佛的榜樣,他認為自己舍身寺廟就是虔誠信仰佛教的一個標志。


在梁武帝舍身期間,并沒有出現大臣篡權和部下叛亂的事情,可見梁武帝以儒治國取得了成功。在寺廟里,梁武帝在干活和念經之余,有時還得迫不得已地處理一些奏章,因此出現了在寺廟批奏章的奇特場景,而他也真正成了“皇帝菩薩”,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梁武帝最后一次舍身被贖回的當天晚上,同泰寺被大火焚毀,他再也去不了他想去的地方了。


后來的朝代不斷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廟,幾經變遷后成了今天的南京雞鳴寺,寺廟樣貌改變了。但是,梁武帝的故事依然在這里流傳著。

版權聲明:( 華夏版五卷本《中國通史》,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授權微信公號讀史閱世刊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歡迎大家分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通史 | 學習打卡第11天:梁武帝治國
和尚皇帝,蕭衍誤國(2)
中國通史:35梁武帝治國
梁武帝蕭衍:被稱為“菩薩皇帝”,幾十年不近女色,活到了86歲
中國唯一的菩薩皇帝--梁武帝
中國通史.第035集.梁武帝治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临西县| 隆尧县| 合山市| 衢州市| 界首市| 原平市| 顺义区| 虞城县| 西平县| 文山县| 盐山县| 永嘉县| 巢湖市| 博爱县| 乳山市| 滁州市| 阿勒泰市| 惠安县| 黎川县| 特克斯县| 剑河县| 义乌市| 个旧市| 札达县| 西乌珠穆沁旗| 咸阳市| 安达市| 顺平县| 诸暨市| 襄樊市| 芷江| 吴忠市| 武冈市| 西乌珠穆沁旗| 石城县| 崇阳县| 贵溪市| 准格尔旗| 蒙自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