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yè)升入初中和初中畢業(yè)升入高中的“新”生前來咨詢?nèi)绾胃淖兯麄兊膶W習境況。這些學生由于不能適應新一級學校的環(huán)境和學習規(guī)律,沒有改變原有的學習方法,不少學生因此而“逐漸落后”,并由此產(chǎn)生了種種心理和生理的問題。其實,對于從低一級學校即將升入高一級新學校的“新生”來說,應該做好升學前的準備,才能在他們升學以后較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
▌初中升入高中會遇到什么問題
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面對著教育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的變化,使得不少同學出現(xiàn)了心理、情緒、行為及人際關系上的不適應,存在著明顯的“過渡期”。在這些學生入學之前,如果能夠多做一些準備工作,將有助于縮短“過渡期”,較快地讓這些新生在入學后矯治偏離的學習情態(tài),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知識技能的穩(wěn)步提高。
高中與初中,是中學的兩個不同學習階段,與初中相比,高中學習的知識量加大了,難度加深了,教學節(jié)奏加快了,能力要求提高了。面對高中學習內(nèi)容、聽課方式、做題及復習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許多高中新生仍沿用初中小學的學習方法。結果,盡管他們廢寢忘食,刻苦用功,但效果往往不如人意,由此產(chǎn)生焦慮和不安,嚴重影響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高中學生的學習與初中學生的學習相比,有了一些新的特點:
學習內(nèi)容知識量加大,理論性、系統(tǒng)性、綜合性加強,內(nèi)容加深。高中學習學科門類雖沒有增加,但只是量卻增加了許多。對于初中教材中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的,在高中就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強,教材知識結構化明顯升級。而且在高中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相互為用,加深了學習的難度。
教師上課注重分析,改變了初中直觀形象教學方法,注重講清問題實質(zhì)和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是只告訴問題的結論。初中教師常常采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復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后,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復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nèi)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jīng)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在學習方法方面。初中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于“聽、背、默”,習慣于書面作業(yè),習慣于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并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同學、師生、家庭關系方面。師生間:老師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不象初中老師那樣是絕對權威,權力也沒有初中大,同學們希望老師更能理解、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人,成為學生的朋友。同學間:友誼更具穩(wěn)定性和選擇性,彼此珍惜,不會為一兩次矛盾沖突輕易放棄,朋友人數(shù)減少,交友的形式更多樣。家庭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越來越成熟,自我中心的意識有所減弱,能站在他人角度去想問題,而且父母也慢慢適應和意識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開始日益尊重那份獨立性,直接沖突減少,較能和睦相處。
心理問題逐漸突出。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遽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diào)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產(chǎn)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特別是高中同學面臨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高中畢業(yè)后不是去高校深造要選擇專業(yè),就是踏入社會要選擇職業(yè),這迫使他們不能不考慮自己的未來,小學和初中也談未來,但多是想象性質(zhì),而高中生在考慮未來時更具現(xiàn)實性和嚴肅性,會根據(jù)社會需求、個人興趣能力個性和長輩的建議來確定自己奮斗的目標。
還有,高中生生理上接近成熟:高一同學進入青春發(fā)育的高峰期,伴隨著閉鎖心理的解凍和兩性發(fā)育的成熟,男女同學們相互吸引力大大增加,同學們渴望與異性交往,渴望引起異性的關注,對異性產(chǎn)生愛慕和憧憬,所以到了高中,同異性交往問題也會變得突出起來。在心理問題上,還有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問題:
失落感。特別是對于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yōu)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學則很難擺正心態(tài)。
孤立感:進入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于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大多數(shù)同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數(shù)性格內(nèi)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礙的同學,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失重感:上了高中,開學不久就發(fā)現(xiàn),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jīng)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還有一種比較“經(jīng)典”的理論:“告別初三,進入高一,終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氣了”。于是,一些同學趁機放縱自己,武打、言情小說鋪天蓋地,電腦游戲、網(wǎng)上聊天天昏地暗,結果是“中毒”太深,難以自拔。
▌如何做好準備去迎接新的學習環(huán)境:
初中升入高中,自然有一個“銜接問題”,這是一個銜接教育問題。做好銜接教育工作,就是最好的準備。銜接教育可以在家庭里解決,可以由學生家長輔導學生,甚至邀請有經(jīng)驗的老師幫助學生進行。當然,也可以采用心理咨詢的方法或請心里家教來解決。另外,還可以用參加銜接教育培訓班的方法來解決。
▌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先要“認清自己”。弄清楚自己在初中的學習里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包括從小學到初中的轉變時期是怎么過來的,存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其方法可以是家長談話,請教教過的老師,也可以進行“對路”的心理測試。
其次,要了解高中的學習特點。可以找一些高中學生、家有高中生的家長或高中老師談談,弄清楚到高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面對即將進入的高中學習,一定要作好吃苦的準備。
試著“事先設想”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境況。設想一下進入高中后可能會有哪些適應和有哪些不適應的情況。盡量要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設計一下自己將如何有針對性地改變自己來適應未來的學校生活。
面對高中的新學習環(huán)境,一定要重新自我定位。不少學生是初中班里的佼佼者,如果到了一流學校,一旦成績有所波動,不要失去信心;如果去了不太理想的學校,也不應該灰心,爭取盡快成為班級甚至年級的“領跑者”。要記住,進入高中,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還有3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提升自己。
還要做一些適應新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幫助每個人認識自己應該如何去適應高中新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這其中主要的問題是“自主學習”,要逐步培養(yǎng)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新的學習方法:
如何預習--提醒大家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要從預習開始。
如何聽課--首先,在自學(或預習)的基礎上帶著問題來聽課,在急于想找到問題答案的欲望的驅(qū)使下聽課效率一定會很高;其次,即使是你感到上課之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會了也要認真聽。聽課時要努力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fā)。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見解。
如何復習和總結--既要做好及時復習,也要做好單元復習。
如何制訂計劃--計劃一定要有長計劃,還必須有短安排。計劃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二要有具體目標,三要注意任務的輕重緩急。學習一定要有一本帳,什么時候做得好記下來,什么時候錯了題也要記下來。
拋棄學習上的依賴思想。樹立“學習不好我的責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