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迅
從2016年4月1日開始,我結束了長達40年零4個月的職業生涯,正式成為了一名養老金領取者。不過,因為學校還返聘著我,第一輪返聘期要到12月。所以,還得上班呢,還得繼續為這張校報忙活。另外,每學期的每周還要在國交學院上四節聽力課。所以,似乎和在職狀態差不多,退休老同志的那種舒適悠閑、無所用心的感覺還沒有“報到”呢。
那天上午,去位于保定路周家嘴路的“仕鑫”去做最新一期校報。中午時分,完成了編校,吃好了唐老師和阿姨精心烹制的午餐,下樓、騎車,往回校的路上趕。路過新港路上的和平公園二號門,忽然涌起到里面去逛一逛的念頭。以往每次路過和平公園,總是瞄也不瞄一眼地匆匆而過,一心想快點回校。如今咱還用得著這般捉急著趕回去上班嗎?不必了。于是,停好車,走進了久違已久的和平公園。
建成于1958 年的和平公園,其風光一點也不比年齡比它大上一倍還多的魯迅公園遜色。一進門,只見一條蜿蜒曲折的木棧道鋪在湖畔,踩在這條木棧道上,呼吸著散發著淡淡芬芳的空氣,沐浴在正午的陽光下,不經意間欣賞著茂林修竹、植物群落,這感覺好不舒暢!
和平公園里散落著體現中國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館、水榭、石舫,可供游客傍湖品茗,賞心悅目。這座公園里的山、水、建筑、植物,配置相得益彰,風光怡人,景色秀美。當年,和平公園所在地區,尚屬上海近郊,如今當然是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了。
漫步在和平公園,本人略有點浮想聯翩,童年的記憶被激活了。哦,這和平公園,還是我第一次春游的去處呢。那是在1964年,我當時還是個在閘北區北蘇州路小學讀一年級的小屁孩兒呢。過六一兒童節,班主任俞金鈴(一個對學生很兇、動不動要讓學生吃“毛栗子”的女教師)組織我們全班去和平公園春游。那可是我第一回春游啊!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著。第二天,帶上母親為我準備的一只“精白咸面包”(價錢是1角八分)、一只白煮蛋和四分硬幣(讓我買一根棒冰),和同學們一起,坐上無軌電車(現在想來,應該是14路電車吧),開開心心地到和平公園玩了大半天,爬了山,看到了猴子、老虎、獅子等動物。印象中,那一天天氣很熱的,我口渴得很,但心里很是高興。那時候的孩子啊,其實是蠻可憐的。一年到頭,難得有機會去公園玩玩。畢竟,走進和平公園也要花5分錢買張門票的。
文革動亂歲月,上海很多公園的圍墻或圍欄,或被人砸出個窟窿或被那些膽大的頑童爬進爬出。一時間,去公園玩,只要敢爬墻就沒問題了。我記得,我曾多次和比我大一年級的羅明慶徒步去和平公園,爬墻翻進去,盡心地玩上半天然后再走回家。走到大連路,兩邊路上,還都是蔬菜地呢。
我記得,我讀小學四五年級的那些年,去的次數很多的是一家面積并不大的海倫公園,這家公園對我誘惑最大的是所謂的“勇敢者道路”,對還在孩童期的我而言,這條“勇敢者道路”可是步步驚心、險象環生的,需要點膽量也是蠻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好奇心與求刺激心理的。我那時經常懷揣僅有的3分硬幣,從天潼路上的家出發,徒步到四川北路橫浜橋,然后走進橋堍下的海倫路,彎彎曲曲繞著彎著走上十分鐘,就到了海倫公園,然后一個人充當著“孤獨俠”,在那條“勇敢者道路”上往返著,不知不覺地玩到了黃昏時分,才依依不舍地邁出公園大門,往家里趕。即使在今天看來,從天潼路浙江北路徒步走到海倫公園,這段路是蠻長的。所以呢,那時候的我,走到家的時候,兩條腿實在是酸的可以。
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往事,確實頗多感慨。那時候家貧,父母工資低,養著五個孩子又要供上學又要糊口,還有一位沒有養老金的祖父需要父親每月拿出10元贍養。所以,去公園玩一次也是很讓人奢望的。記得我二姐有一次和同學去了長風公園玩,回來后把那個銀鋤湖的寬闊、鐵壁山的“奇偉”說锝相當的夸張,還有長風公園里的那條“勇敢者道路”更是如何如何地刺激好玩。讓我好生羨慕。后來在華師大讀書,常去長風公園(師大后門金沙江路上)走走,看到的鐵壁山和銀鋤湖雖然在上海公園里是可以排在前三位的,但也不過爾爾。在銀鋤湖上劃船,兜一圈正好一個鐘頭。呵呵。
文化與物質均貧瘠的童年歲月,雖不至于“不堪回首”,但也決不是那么令人懷戀和充滿溫馨片段的。更多的是,苦難的歲月多于快樂的時光,貧窮的日子遠多于富足的節日。那時候的日子,當然還是算得上能”吃米飯、喝肉湯和住瓦房“的,至于”穿綢緞“嘛,那倒是還沒有。不過也無所謂。只是文化精神生活的單調與管控,是如今的小年輕難以想象的。所以,我不由得對活在當下的80后、90后和00后”羨慕嫉妒恨“了。呵呵。
且打住,讓思緒回到此時、此刻、此景。正午時分的和平公園,真是一派“和平好風光”啊!此刻和平公園里的主角兒,自然是那些辛苦了一輩子終于告老退養的退休老同志了。只見他(她)們或兩三個或三五成群地圍坐著打打牌、打打拳、聊聊天、喝喝茶,或和坐在童車上牙牙學語的小孫兒逗著玩。他(她)們是有足夠的資格享受和平、溫馨生活和舒緩有致的慢節奏的。我想,我也很快會成為他(她)們中的一份子的。因為,我也算是“為革命辛苦了一輩子”的老同志呵,有理由也有資格享享清福了。畢竟人生即使能活上百年,也終有畫上“休止符”的那一天。所以,真得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此刻,我只想說:活著,真好!
鳴謝:繆迅先生賜稿分享!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