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這里缺乏一些像我一向白癡的人能夠看懂的帖子,所以專門轉一個,不知道是否重復
轉自 搜學網 同名帖子 (沒法發鏈接 將就吧)
只轉了部分,完整版本請去原網址看
本文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為例,向大家介紹了統考專業課心理學基礎綜合的復習規劃,報考其他學校的同學同樣可以參考。
一、復習規劃指導
1、歷年考試難度分析
這要針對兩類不同的人來對待
本專業同學
此部分同學建議從暑假開始復習專業課即可,因為并不難。
跨專業同學
跨專業同學不要過于擔心,好好復習問題仍然不大。我認為大家從三四月開始就應該做了解教材的工作了,畢竟自己有劣勢嘛,暑假前看過一遍(認真看)足以。
2、復習方向點撥
暑假前爭取把教材熟悉,這是九月之前的工作。還有一點,就是把<<普通心理學>>后面的習題答案總結出來,因為,我們注意到,這幾年統考中,普通心理學的30分的論述題都出自彭聃齡的《普通心理學》的課后習題。
心理學統考的特點是:涉及面廣,考察細致,但是難度并不大。所以,只要認真復習,腳踏實地的看書,考出好成績,并不是難事。
3、參考書目推薦
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彭聃齡,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修訂版)
《普通心理學》(孟昭蘭,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藍皮的就行)
《兒童發展心理學》(劉金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兒童心理學》(朱智賢,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學:
《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育心理學》(馮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郭秀艷,人民教育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孟慶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張學民,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朱瀅,北京大學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楊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
心理統計: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張厚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心理與行為科學統計》(甘怡群,北京大學出版社)
《教育與心理統計學》(張敏強,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測量:
《心理與教育測量》(戴海琦,暨南大學出版社)
《心理測量學》(鄭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測量》(金瑜,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里的推薦教材并不是需要所有的,每科有一本就差不多了。當然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多看一些,對考試有一定的幫助。
二、專業課復習全年規劃
1、基礎復習階段(2010年5月底-2010年7月底)
此段時期主要是對心理學所有統考的六門科目的內容和結構體系進行宏觀的把握,對各門課程有系統的了解,弄清楚每本書的章節的分布情況、重點章節等。可適當做一些筆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
這兩個月的時間是夯實基礎的過程。剛開始看書可能會覺得難以進入狀態,或是難以適應,但是沒有關系,這段時間的主要任務就是熟悉教材。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逐漸積累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另外,建議復習專業課時可以交叉進行,一天可以看兩門專業課或更多。理論部分與研究方法部分可交替進行,減少疲勞,提高效率。
2、強化提高階段(2010年8月初-2010年11月底)
通過基礎復習階段的努力,已經形成了對心理學統考內容的一定的認識,那么這個強化提高階段就的重點就在于對知識點的整理和深化。
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中,需要把在基礎復習中看過的書的內容進行整合,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然后對照大綱,深入分析考點,對重難點進行反復的研究。并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練習,找出復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4、沖刺階段(2010年12月初-2010年1月初試)
尋找最佳的學習時間,在一天里,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有很大的關系,并不是學習的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實驗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節律,成周期性變化,即“生物鐘”。我們的腦力和體力也因此出現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現的欺負現象。所以,要找出對自己來說價值最高、效率最高,也就是腦力活動的最佳時間段,把重點的。難度大的學習任務盡量安排在這一時間段去做,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另外,由于考試時間是上午考專業課,下午考英語,第二天上午考政治。所以在復習時可以適當的根據考試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復習時間。比如說上午可以多看看專業課,而下午則多看看英語。
在沖刺階段,最好要總結所有重點知識點,包括重點概念、理論和模型等,查漏補缺,回歸教材。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做專業課模擬試題。調整心態,保持狀態,積極應考。
四、專業課復習特點
考研總的來說可以說是專業課的較量,公共課過線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難,恰恰相反,專業課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個功夫,高分并不難。而且現在是統考,不考數學,政治和英語加起來才占200分,而專業課一門就是300分,超過政治和英語的總分。所以,不難看出,重點在專業課上。
而復習專業課要針對大綱和歷年真題來研究。通過對歷年真題的研究,可以發現,心理學統考的試卷其實并不難,但覆蓋面廣,考察細致。這就要求我們對專業課書本的仔細的反復的閱讀。
下面大體談一下各科的復習方法:
普通心理學:
這門課看彭聃齡的那本《普通心理學》就足夠了,孟昭蘭的有條件也可以看看。《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閑的時候可以掃幾眼。彭聃齡書上沒有的內容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補上(這就是其他幾本參考書的作用了)。后面的習題,只要是大綱里有的內容,最好都做在本子上,最后復習的時候拿出來看看背背。然后相關的概念的比較,比如情緒情感啊,什么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各有什么特點啊,雖然書上都有,但最好都用本子寫好,歸納好,放在一起看感覺更容易記憶。其實普心不難,而在300分的試卷中,占了100分,所占比例達到了1/3,所以只要勤奮的多看看書,普心應該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又多又雜又散,不知道怎么才能記住。但是最主要的是理清楚思路。關于教材,我建議看林崇德的版本(藍色的那本),還有朱智賢的版本,另外可以看看劉金花的。這些書里,林崇德的是要仔細看,朱智賢的書里邊只是一些補充,有很多挺有意思的例子,有時可以拿來當休閑閱讀;劉金花的書不是按年齡順序編的,而是按語言發展、生理發展這樣的順序來編寫的,這樣參照著看對于我理清思路非常重要,而且這幾本書上的內容已經比較完全的覆蓋了大綱的內容了。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陳琦與劉儒德的版本比較靠近大綱一些,而且里面有很多也涉及到發心里面的理論,參雜在一起的話,對發心的理論了解的更深刻,也知道這些理論在教心中的應用,很容易融會貫通。另外,發心與教心都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記憶發心的時候就可以想想,親戚家一個六歲的小孩的行為或是隔壁上中學的妹妹有什么特點;這樣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會很容易記憶;教心的話就更容易了,你可以很輕松的從身邊的人或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找出各種理論在生活中的表現。所以,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其實并不難,關鍵在于理清思路,掌握基本的理論。
實驗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是重頭戲。實驗心理學中的基礎理論部分是很重要的,考試經常會從里面出題。比如心理物理法,信號檢測論等等。這些都需要掌握的很好。另外一個考點就是實驗設計。從這兩年出題的趨勢來看,讓你單獨設計一個實驗是不大可能的,因為統考的題比較多,時間有限。所以,統考更傾向于理解實驗設計,看懂實驗結果的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而后面的感覺、知覺、情緒等等實驗,看的時候可以結合普心,這樣的話對普心的理論理解的會更加深刻。所以復習時應當抓住重點,合理分配時間,以期提高學習的效率,從而增加考試的分數。
心理統計
統計用的張厚粲的書就足夠了,有甘怡群的也可以。很多人對統計不是很喜歡,可是又不得不學,其實統計就是一個工具,學會用就好了,并不需要死扣那些公式是怎么來的,公式的來歷我們并不需要知道。統計的練習可以做張厚粲書中的,不是很難,比較符合統考的要求。如果要自己找練習來做的話,建議課外練習要在強化階段來做,基礎階段只需要做課后習題就足夠了。而且找練習的時候,注意不要做那些太難的題目,太難的題目只能是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統計復習的目標是掌握有關統計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記住每個方法的使用條件,比較不同方法的差異,正確解釋統計分析結果。其中,描述統計不是重點,一般會出選擇題,而推斷統計則相對重要一些,可能會出現大題。其中重點在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和非參數檢驗等。這些方面需要好好掌握。
心理測量
測量要在統計之后看,因為涉及到了統計的一些知識。測量這門課給人的感覺又文又理的,有需要記的地方,也有需要計算的地方。但是由于測量占的分值其實并不高,所以如果時間緊迫,看戴海琦的那本書就足夠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