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部分圖片比較恐怖膽小的勿看。
鉻
三價鉻是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維持人體健康方面起關鍵作用。鉻對人體十分有利的微量元素,不應該被忽視,它是正常生長發育和調節血糖的重要元素。鉻在人體內的含量約為7毫克,主要分布于骨骼、皮膚、腎上腺、大腦和肌肉之中。
(金屬鉻)
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三價鉻的需要量很少,鉻作為一種必要的微量營養元素在所有胰島素調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它能幫助胰島素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的效率,是重要的血糖調節劑。在血糖調節方面,特別是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生長發育,并對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也有控制作用,缺乏時可能會導致心臟疾病。
當缺乏鉻時,就很容易表現出糖代謝失調,如不及時補充這種元素,就會患糖尿病,誘發冠狀動脈硬化導致心血管病,嚴重的會導致白內障、失明、尿毒癥等并發癥。
有一些人聽說自己缺鉻,就盲目補鉻。把高鉻食物當做營養品來長期服用,使人體處在一個高鉻的狀態。其實盲目地補鉻是不可取的,如果攝取過量鉻的毒性與其存在的價態有極大的關系,六價鉻的毒性比三價鉻高約100倍,但不同化合物毒性不同。六價鉻化合物在高濃度時具有明顯的局部刺激作用和腐蝕作用,低濃度時為常見的致癌物質。
(六價鉻慢性中毒)
砷
砷,俗稱砒,是一種類金屬元素,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數33,元素符號As,單質以灰砷、黑砷和黃砷這三種同素異形體的形式存在。砷元素廣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數百種的砷礦物是已被發現。砷與其化合物被運用在農藥、除草劑、殺蟲劑,與許多種的合金中。其化合物 三氧化二砷被稱為砒霜,是種毒性很強的物質。
單質砷無毒性,砷化合物均有毒性。三價砷比五價砷毒性大,約為60倍;有機砷與無機砷毒性相似。人口服三氧化二砷中毒劑量為5~50mg,致死量為70~180mg(體重70kg的人,約為0.76~1.95mg/kg,個別敏感者1mg可中毒,20mg可致死,但也有口服10g以上而獲救者)。人吸入三氧化二砷致死濃度為0.16mg/m3(吸入4h),長期少量吸入或口服可產生慢性中毒。在含砷化氫為1mg/L的空氣中,呼吸5~10分鐘,可發生致命性中毒。
(砷中毒)
鉛
鉛是柔軟和延展性強的弱金屬,有毒,也是重金屬。
亞急性毒性:10μg/立方米,大鼠接觸30至40天,紅細胞膽色素原合酶(ALAD)活性減少80%~90%,血鉛濃度高達150~200 μg/100ml。出現明顯中毒癥狀。10μg/立方米,大鼠吸入3至12個月后,從肺部洗脫下來的巨噬細胞減少了60%,多種中毒癥狀。0.01mg/立方米,人職業接觸,泌尿系統炎癥,血壓變化,死亡,婦女胎兒死亡。
慢性毒性:長期接觸鉛及其化合物會導致心悸,易激動,血象紅細胞增多。鉛侵犯神經系統后,出現失眠、多夢、記憶減退、疲乏,進而發展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腦血管缺氧而死亡。血鉛水平往往要高于2.16微摩爾/升時,才會出現臨床癥狀,因此許多兒童體內血鉛水平雖然偏高,但卻沒有特別的不適,輕度智力或行為上的改變也難以被家長或醫生發現。這也是為什么兒童鉛中毒在國外被稱為“隱匿殺手”的原因。
致癌:鉛的無機化合物的動物試驗表明可能引發癌癥。另據文獻記載,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不同的個體敏感性很不相同,對人來說鉛是一種潛在性泌尿系統致癌物質。
致畸:沒有足夠的動物試驗能夠提供證據表明鉛及其化合物有致畸作用。
致突變:用含 1%的醋酸鉛飼料喂小鼠,白細胞培養的染色體裂隙-斷裂型畸變的數目增加,這些改變涉及單個染色體,表明DNA復制受到損傷。
(鉛中毒)
汞
俗稱水銀。還有“白澒、姹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堿。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
需要注意的是,微量的液體汞吞食一般是無毒的(有資料稱它在生物體內會形成有機化合物),但汞蒸氣和汞鹽(除了一些溶解度極小的如硫化汞)都是劇毒的,口服、吸入或接觸后可以導致腦和肝損傷。使用溫度計一般用酒精取代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使用的溫度計仍然在使用汞。中國計劃在2015年前逐步禁止汞溫度計的使用。
最危險的汞有機化合物是二甲基汞[(CH3)2Hg],僅幾微升(10-9m3或10-6dm3或10-3cm3)二甲基汞接觸在皮膚上就可以致死。
汞可以在生物體內積累,很容易被皮膚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俁病是汞中毒的一種。汞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對口、粘膜和牙齒有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在高汞環境中可以導致腦損傷和死亡。盡管汞沸點很高,但在室內溫度下飽和的汞蒸氣已經達到了中毒劑量的數倍。
(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