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進行了金屬的復習,今天我們稍微緩一緩,說點簡單的知識點:水。雖然簡單但時絕對不能粗心,把能拿到的分都拿到了,那么我們來看一下中考說明中對這一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考點1:用實驗的方法認識水的組成(★★)
電解水的實驗
1.裝置――水電解器
2.電源種類——直流電
3.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4.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圖判斷電極的時候應該看的是接近試管的那段氣體的體積約為2:1來判斷正負極,而不是下面的液體體積!
5.檢驗:
正極——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復燃
負極——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結論:
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這句話非常重要,一定要記住!!!)
②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有時會考察,水變成水蒸氣與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本質區別——分子是否改變)
考點2:知道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1、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例:開水
2.鑒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3.硬水軟化的方法:實驗室——蒸餾,家庭——煮沸
4.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引起鍋爐爆炸。
考點3:了解吸附、沉降、過濾、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過濾、吸附、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送大家一個圖:每種凈化水的方法對應能夠去除的物質:
考點4:會依據物質的性質進行提純(★★★)
水、純凈水、蒸餾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純凈物;自然界的水、礦泉水、鹽水、糖水、雪碧、飲料等都是混合物
1、沉淀(吸附沉淀):試劑:明礬
凈水原理:利用明礬溶于水形成的膠狀物對水的雜質(難溶性雜質)進行吸附,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
2、過濾
A.適用范圍:用于分離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這里出題極多,一定要關注物質的性質,選擇適合的分類方法,通常情況下分離方法都是過濾)
B.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
(1)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
(2)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C.儀器:鐵架臺、燒杯、玻璃棒、漏斗(后三個是玻璃儀器)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D.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b.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c.濾紙破損
3、吸附:常用的吸附劑: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難溶性雜質、色素和異味(可溶性雜質)。
4、蒸餾:利用液體沸點不同將液體分離的方法(凈化效果最好)
考點5:有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
1.節約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節水型器具;農業中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工業中提倡對水重復利用,循環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本文為化學之路原創修改,若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