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很多人之所以能夠走在同齡人的前面,能夠混的不錯,往往都是有跡可循,事出有因的。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可以變得很優(yōu)秀,人生一路向上走呢?這其中有什么秘訣嗎?
在我看來,那些混得好的人,大多都贏在一個字上:耐。所謂「耐」,簡單來講就是受得住、經得起。
而這便是成功之道。具體的原因,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
01
耐得了性子,才能真正有成長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題為《小貓釣魚》的文章,我至今印象深刻:
貓媽媽帶著小貓去釣魚,小貓一會去追蜻蜓,一會又去捉蝴蝶,結果一條魚都沒有釣到,而貓媽媽已經釣了好幾條魚上來。
小貓沮喪地問媽媽:為什么我一條魚都釣不到呢?
貓媽媽說,釣魚就要一心一意地釣,不要亂跑,你一會去追蜻蜓,一會又去捉蝴蝶,這樣三心二意的,怎么可能釣到魚呢!
這則故事雖短,但其中的道理卻是很深刻的:做事三心二意的話,是很難將一件事做好的。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一事無成,不夠成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做事不夠專注,沒有耐性,過于急于求成。
有些人付出一點努力,就希望能立刻開花結果,能馬上見到回報,如果不能,他們便會就此放棄。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年輕人畢業(yè)后短短數年時間內換幾份工作的原因,有些甚至夸張到還都是不同行業(yè)的。
我承認,這個世界在快速發(fā)展,成功的周期也在不斷地縮短,有些行業(yè)一旦進入遲了,或者遲遲見不到成效的話,那就沒堅持的必要了。
但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那就是凡事都需要有個過程,越是懂得積累和沉淀的人,越是腳踏實地努力的人,最后越容易成功,越有機見證開花結果。
荀子的《勸學篇》里有這樣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就很難有最后的成功。
在成長和努力的路上,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要耐得住性子,切忌心浮氣躁,不要總想著一口吃成胖子,不要總想著一夜暴富,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好當下,就能真正擁有未來。
02
經得起刁難,才能走得更遠
想要成功,不僅要耐得住急于求成的性子,懂得沉淀和積累,踏踏實實地努力成長,還要有一定的耐挫力。
何為耐挫力?
很簡單,就是承受挫折的能力,抗擊打能力。說得再糙一些,就是這個人耐不耐操,經不經得起折騰和刁難。
在我看來,這是當代人最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
至于原因,有三點。
其一,雖然我們倡導、追求真善美,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最真實的一面恰恰是窮兇極惡的。
而且,另一個不容反駁的真相是:越是弱者、懦者,越是容易被欺負,被生活鞭打、刁難,越是強者,越容易被善待。
其二,由于成長環(huán)境的因素,從小到大被照顧得不錯,未經多少風雨,所以很多人的內心不夠強大,心理脆弱。
正如作家余華有句話說的那樣:在年輕一輩人里面,優(yōu)秀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扛得了事兒的卻很少。
其三,前面我們講到了,要耐得住性子,踏踏實實地努力,如此才能將事情做好,有所成長,才會真正見到碩果累累的那一刻。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成功往往都是靠兩個秘訣,一是努力,二是堅持,遇到點挫折就打退堂鼓的人,是很難成功的。
所以,如果真正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想要有所成就,那么就必須要努力成長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要經得起生活的刁難和折磨,要有百折不饒的意志力和敢于與困難叫板的勇氣。
耐挫力的強弱,往往決定著一個人能走多遠。
03
忍得住情緒,才是真正的強者
拿破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能控制住情緒的人之所以比打了勝仗的將軍更偉大,就在于人的心魔和情緒是很難掌控的。但我們又必須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對于成年人而言,這同樣是一項必備的能力。
坦白講,很多人混的不太好,其實欠缺的并不是能力,也不是吃不了苦,耐不住孤獨,而是情緒掌控力太差導致時常做出一些拖后腿的事情和決定。
比如說,一個項目跟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眼看著就快達成合作了,卻因為對方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一怒之下便問候了對方全家,結果合作泡湯,幾個月的努力付之東流。
再比如說,出去吃飯和別人為一點小事而發(fā)生口角,結果大打出手,恰恰正逢晉升的關鍵時刻,最后不僅賠了一筆不菲的醫(yī)藥費,重點是還失去了升職的機會。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常言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很多時候,我們遇事時能不能保持理智,是否能忍得住情緒,最后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能忍住,那就是贏家,忍不住,可能就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那些混的好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情緒的管理高手,他們也會有脾氣,但他們懂得克制,知道什么時候該爆發(fā),什么時候該隱忍,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這背后藏著的,其實就是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的智慧。
耐得了性子、經得起刁難、忍得住情緒,說到底就是一個字:耐。這便是為人處世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