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 家長該如何檢查 “作業做完了沒?”這是許多家長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的第一句話。對此,武漢市有關教育專家建議,對待孩子的作業,檢查但不要包辦。此外,關鍵是幫助孩子端正做作業的態度。 不要忽視口頭作業 漢口某小學的小鄒是六年級學生,其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時沒有空檢查他的作業。他和父母有過口頭約定:父母相信小鄒會自覺按時完成作業,做錯的題目在本子發回時須及時訂正。小鄒父母介紹說,總的來講,還算可以,有時會漏做,錯誤率也高一些。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黃陂街小學教務主任楊玲老師介紹,作業一般分為口頭、書面作業兩種。口頭作業一般是朗讀課文,孩子往往不重視。由于口頭作業“無憑無據”,家長不檢查,小孩往往“偷工減料”,甚至根本沒有朗讀。因此家長應該特別注意檢查孩子是否讀過課文,從中發現孩子學習上的問題。 家長不要包辦 在檢查作業時,家長應注意哪些問題呢?黃陂街小學德育主任鞠慧珺認為,家長如發現孩子作業有漏掉的,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少寫了哪道題,而應讓孩子自己對照檢查,找出問題后再補上。對于出現的錯別字,也不要直接給孩子指出來,而應該讓孩子自己對照教科書檢查。如果孩子還是查不出來,家長可縮小范圍,再讓孩子去查找,從而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能力。 此外,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每天抽不出時間檢查孩子的作業。對此,鞠老師認為,家長至少應做到一星期檢查一次作業,看孩子一周內是否都按時完成作業;看孩子的作業是否工整;還要檢查孩子是否及時改正了作業中的錯誤。 端正孩子的態度最重要 記者就作業問題采訪了武漢市教科院負責人柯守信。他認為,孩子做作業不單單是為了學習,更是培養自覺自主的機會。從低年級起,家長應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如果孩子作業工整,字跡清楚,就證明他做作業時心情比較平靜、態度認真。如果字跡雖然工整,但題目做錯了許多,那么可能是孩子對這一部分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輔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