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0條人際交往的潛規(guī)則,都是成年人的社交真相,越早看透越少吃虧,讓你少走10年彎路。
1、在單位上,干活最多的,往往是那個性格最懦弱,最好說話的人。但是到最后獲得提拔加薪的,往往是那個不怎么干活兒、崗位重要、和領(lǐng)導(dǎo)走得很近的人。
2、有共同利益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否則就只能是泛泛之交。
3、中國人說話,馬保國的太極拳樣,講究點到為止。
當(dāng)你感覺一句話直接說出來可能會被無情拒絕,或者會讓對方感覺到難為情的時候,就說“七分,留三分”。如果把一句話說太全,別人未必高興。
比如我說讓你給我點個贊,你可能覺得我在命令你。但是如果我說評論美一生,點贊富三代,你可能就會欣然給我一個贊。
4、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人們總會有意地去克制自己的情緒,你感受到的對方的情緒,實際上都是被弱化了N+1遍的。
所以,當(dāng)你感覺到對方對你有一點點不滿的時候,他可能已經(jīng)在內(nèi)心把你狂扁一頓了。當(dāng)你感覺你的女神對你表露出一點點好意的時候,她在內(nèi)心可能已經(jīng)把你按在墻上狂吻了一百遍了。
5、所有的人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真正輪到別人對自己說忠言的時候,沒有幾個人能夠平心靜氣地接受。
不信你就試試,在領(lǐng)導(dǎo)發(fā)言完說“請同志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的時候”。你站起來,給他一頓數(shù)落,把他批評的啥也不是,你看看他是不是會給你獎勵。
6、給單位同事打電話、開語音,最好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不然誰都會覺得神煩。
你想想,你背著老婆,到了娛樂會所,約了小姑娘,還唱著歌,突然就被電話打斷了,你說你煩不煩。
7、成年人之間的交流,只要沒有明確地給你說出時間或者地點,那就是給你客套客套。
例如:
下次請你吃飯=再見。
有時間一起聚聚=再見
哪天咱們找個地方喝點=再見
8、口誤和玩笑話,大多都會下意識地?fù)诫s一些真實想法。
就好像,你朋友對你說:“兄弟,要是我找的女朋友和你媳婦一樣好看就好了。”這時你應(yīng)該想想,你這個朋友是不是姓王。
9、無私奉獻的人,未必是不求回報的,也許他只是個聰明人。比如大慈善家捐款的時候,可能找來了各路報社記者,只是想要一個好名聲。
10、如果一個人逐漸疏遠你,那可能是因為你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價值了。這就是現(xiàn)實,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就等于廢品,只會被丟棄。
11、有些事哪怕是錯的,只要做的人足夠多,那就沒什么錯了,反而那個對的人才是錯的。比如漢語詞典上很多字的讀音,就是因為讀錯的人太多,所以錯的也被補充為對的。
再比如當(dāng)年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就是因為別人都不能理解,就成了那個年代的犧牲品。
12、底線這東西,不是固定的,是可以被繼續(xù)壓低的。只要你用足夠多的利益,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么底線。當(dāng)有人出一百塊讓你吃翔的時候,你罵他煞筆。當(dāng)他出到一個億一口的時候,你可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碗筷了。
13、所有的禮物,都有內(nèi)涵。你必須要明白這個禮物的含義,要不然你就得回贈他點什么,反正,就是沒有單純的禮物。
14、一句話的分量,不完全取決于這句話的道理有多么深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說這句話的人有什么背景和成就。
我說“你給我點過兩次贊,一次是雙擊點贊,另一次也是雙擊點贊”,你會覺得我這個人嘴有點不利索。
魯迅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你就會一頓分析他說的有什么深刻含義。
15、在職場中能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對于老板來說,忠誠可能更重要。在你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情況下,你能力越強,反而越容易跳槽。
16、開會的時候,一定是最后說話的人最牛逼。因為他可以完全否定前面人所說的話,但是前面的人已經(jīng)沒有發(fā)言機會再反駁了。
17、別總抱怨你周圍的圈子和你的朋友,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你周圍垃圾太多,是因為你自己和他們在同一個段位上。
18、當(dāng)你覺得你比周圍的人學(xué)歷和能力都高,但是你收入還不如別人的時候,你應(yīng)該反思的不是學(xué)歷無用論,而是你來錯地方了。你一個博士后下車間跟人家比誰擰螺絲快,你能行么。
19、只要你足夠的牛逼,你就能無視這些所謂的潛規(guī)則,因為你就是規(guī)則。
20、你不要覺得開口要什么東西很丟人,實際上你不說的話,你的東西就會被別人拿走。
你覺得你一年到頭干得不錯,業(yè)績拔尖,你覺得老板會提拔你,結(jié)果你發(fā)現(xiàn)隔壁王二麻子竟然高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