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崇仁路小學11歲的楊贍聞,從一年級起陸續擔任班長、中隊委和大隊委,如今被同學選為“學生校長”。楊贍聞的成長離不開其父母對情商教育的情有獨鐘。“從三年級起,每年暑假會送兒子參加演講、財商等訓練營。”楊贍聞的媽媽介紹。
當楊贍聞的媽媽說為了培養情商,至今已經花費6萬余元時,迎來的是絕大多數網友的質疑和非議。這種質疑并非沒有道理,情商教育和智力教育、知識訓練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孩子送進各種加強班、提高班提高他們在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但是卻很難把他們送進“情商提高班”去提高他們的情商。更何況,情商教育應該是伴隨著一個人成長而不斷提高的,它應該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而不是人生的某一個時刻,某一個階段。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我們不知道楊贍聞目前這種較高的情商和表達能力、領導能力,是否和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存在必然的聯系,但父母這樣的培養意識顯然沒有什么錯,對孩子也是有益無害的。
問題的關鍵在于,對于絕大多數的家庭來說,不可能拿出數萬元資金專門投資孩子的情商教育。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那就是由父母、由家庭來完成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其效果未必就比花重金把孩子送進各種訓練營、拓展班更差。
情商教育說到底就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的控制與管理;與人溝通的能力與技巧;對別人情緒的感受與理解等等。只要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諄諄善誘,加以引導,是完全可以依靠家庭教育來完成,我們又何必去花那個“冤枉錢”呢?
(廣西 苑廣闊)
流量統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