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絲54萬,微信好友12860個,通訊錄聯系人357個,其中有13個是較常聯系的親人和朋友,有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又太忙……”網絡的便利、各種層出不窮的社交工具讓“朋友圈”不斷擴大,但身邊的知心朋友卻減少了。6月30日,網名為“重慶事兒哥”的網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段感慨,引起不少網友共鳴,甚至有人感到不安、焦慮,“為什么朋友越來越少,你們也和我一樣嗎?”
現象:常聯系“圈友”不足5人
昨日,記者聯系上陳姓發帖網友,他今年31歲,目前經營著一家公司,還是個網絡草根達人,能在各種社交工具上和網友打成一片。
“從數字上看,我的‘朋友圈’確實很大,但常聯系的知心好友屈指可數。”陳先生告訴記者,他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這番感慨源于兩天前,他從別人口中得知,一位好友的公司正準備上市。他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時很吃驚,同時也在反思,“多年的好友就在身邊,我竟完全不知道他的近況”,陳先生說,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和老朋友的聯系越來越少了,打開滿是“人頭”的朋友圈,也不知道該找誰說心里話。
網友楊婧告訴記者,她有著同樣的感慨,并為此感到不安、焦慮。看著微信、QQ上有500多位好友,再打開聊天記錄發現,除了必要的工作聯系外,常聯系的朋友不足5個。楊婧說,在網絡社交上,自己是個話題終結者,除了“在不在”、“最近過得怎么樣”和“嗯”等等,她找不到其他話題。“奇怪的是,和他們面對面聊天時,我總能找到話題說個不停”,楊婧說。
探因:網上溝通真實感不夠
“人與人的真誠交往重在交心,網絡上的交往確實很方便,但多數是在說事。”陳先生告訴記者,社交網絡讓自己的朋友圈子不斷擴大,但多數朋友是在遇到具體的事情時才會找他,平時很少聯系。尤其是線下的面對面溝通更少,事情解決之后,似乎也就不再聯系。朋友圈中也就只剩點贊,陳先生說,也會有朋友來點評自己的最新動態,“但他們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別人不理解,我也懶得解釋。”重慶師范大學社會學家趙昆生告訴記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職業身份的轉變,一個人的朋友圈多少都會發生變動,尤其是現代都市人之間的相處,多少都會涉及到利益,這樣在生活中的交往自然就不會很深。大家應學會釋然,應多走到線下,和身邊的朋友一起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