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哈醫大二院心理門診、神經內科等多個科室采訪,專家均表示,在各科室門診患者中,有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不舒服,卻查不出什么病”。專家表示,絕大多數患者是抑郁性神經癥的患者,但他們對此并不知曉。
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三病房主任付錦告訴記者,以神經內科門診為例,僅一個診室每天的百余名患者中,就有近七成就診患者最終被診斷為抑郁性神經癥。這種疾病被醫生們委婉地稱為抑郁性神經癥,一是因為其與常人眼中的抑郁癥有一定的細微差別,二是為了減輕患者對自身抑郁性疾病的恐懼和排斥。
“現代人生活壓力變大、人的焦慮情緒和繁忙的生活狀態讓年輕人抑郁性神經癥的發病率大大增加,而老齡化社會的不斷演進也讓那些常年獨居或老兩口相依為命的空巢老人也因孤獨而多發心理疾病。”付錦說,這些患者無論年齡大小,其共同點是都沒有足夠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適和疼痛是與抑郁相關的。
據介紹,抑郁性神經癥在抑郁同時可伴有軀體癥狀如頭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癥狀,常不能查出這些疼痛的原因。也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胃部不適,腹瀉或便秘及失眠等。約30%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12%的患者伴有心煩易激惹。
付錦指出,抑郁癥嚴重的患者需要規范的藥物治療。
專家建議,多讀書,多運動,多與人交流,多進行戶外活動等,都是可以讓情緒好轉的方式,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給自己發泄情緒的出口,養成快樂的習慣,可以讓我們都遠離抑郁性疾病的困擾,避免因抑郁而導致的自殺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