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經(jīng)典閱讀導引
主講:金曉光(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教育編輯部主任、副編審)
嘉賓:孫良好(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緣起:講座者兼有三種身份:
四年級孩子家長,兒子很喜歡讀書,還以家委會委員的身份帶動了班級的閱讀風氣;
十一年教齡的語文教師,教過小學、初中、高中語文,審過省編義務教育教材;
十一年工齡的資深童書編輯,偶爾客串作者(編者),對兒童圖書比較了解。
一、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該讀些什么書
1、不同年齡該讀什么書?
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心理學家、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在接受《中華讀書報》采訪時,對不同年齡該讀什么書作了以下分段期
小學階段的閱讀,我們再看得具體些:
中華讀書報:當孩子開始進入小學,他們會很自然地接觸到大量的書,譬如課本。我們也發(fā)現(xiàn),小學的時間跨度長達6年,而他們的思維發(fā)展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從只掌握日常言語的孩子成為基本掌握讀寫能力的小學畢業(yè)生,那么,小學階段的閱讀是不是也應該有更細密的階梯式區(qū)分呢?
林崇德:與幼兒時期具體形象思維不同,小學兒童的思維同時具有具體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成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隨著年級升高以及不同性質(zhì)的智力活動而發(fā)展變化。整個童年期是從以具體形象性的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的時期,但童年期的邏輯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正由于小學階段是由具體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的時期,因此,小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的閱讀應該是不同的,1-2年級還是應該以閱讀具體形象的圖書為主,中年級開始尤其是高年級,其閱讀范圍除了文學上的東西,比如一些童話,如安徒生童話,就可以從中年級開始閱讀,一些科普類的讀物也可以逐步增加,像以前的“十萬個為什么”也很好。從中年級開始,如有條件,我希望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因此需要有大量的按兒童思維特點的好書出版。
2、“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列出的小學生應讀的30本書
1—2年級:《蝴蝶·豌豆花》、《稻草人》、《沒頭腦和不高興》、《小豬唏哩呼嚕》、《猜猜我有多愛你》(愛爾蘭)、《不一樣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法國)、《第一次發(fā)現(xiàn)(瀕臨危機的動物)》(法國)、《神奇校車(在人體中瀏覽)》(美國)、《千字文·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中國神話故事》
3—4年級:《千家詩》、《三毛流浪記》、《寶葫蘆的秘密》、《安徒生童話》(丹麥)、《長襪子皮皮》(瑞典)、《親愛的漢修先生》(美國)、《奇妙的數(shù)學王國》、《讓孩子著迷的77×2個經(jīng)典科學游戲》(日本)、《林漢達歷史故事集》、《書的故事》(前蘇聯(lián))
5—6年級:《西游記》、《城南舊事》、《草房子》、《我的媽媽是精靈》、《夏洛的網(wǎng)》(美國)、《科學家故事100個》、《昆蟲記》(法國)、《地心游記》(法國)、《孔子的故事》、《少年音樂和美術故事》
這個書目是新閱讀研究所制定的,號稱第三方獨立研究機構(gòu),不涉及利益問題。作為一般的參考當然是可以的,但也不能太當真,因為這個書目也是多方平衡的結(jié)果,其權威性如何,有待時間檢驗。兒童圖書的各個方面,在這個書目都中照顧到了,如:圖畫書(繪本)、童話、國學啟蒙讀物、經(jīng)典文學名著、科普讀物、游戲益智讀物等。這個書目好像沒有推薦具體的版本,一段時間后,同類書可能就會在市場上鋪天蓋地而來,教師和家長要注意鑒別優(yōu)劣。
3、小學生課外讀物的主要類型
小學生課外讀物大致有以下一些類型,圖書的例子都來自上述書目。
各種類型的圖書,其功能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對應情況如下:
4、中高年級課外閱讀的特點
三四年級就可以開始閱讀經(jīng)典名著(主要是文學名著),理由是:
有些書,是早晚會接觸到的,在兒童時期建立起對具體的作品或某個經(jīng)典作家的良好印象,是非常必要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閱讀品味;
現(xiàn)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鎮(zhèn)的孩子,識字量大,閱讀能力強,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時間適當前移沒有太大的障礙;
由于課業(yè)負擔沉重,尤其是中考競爭激烈——比所謂應試教育的時代激烈多了,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時間難以保證,閱讀狀況不容樂觀,趁小學階段相對負擔輕些的時候,讓孩子多接觸些經(jīng)典文學作品,多少有點無奈,但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學生經(jīng)典閱讀引導策略
近年來,小學生課外閱讀,尤其是文學閱讀日益受到重視,但許多家長在引導課外閱讀方面不知道如何著手。社會上各種推薦書目、指定書目,名目繁多,常見的有專家學者推薦、兒童文學作家推薦、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學校推薦、語文教師推薦。
相對地說,學校推薦、語文教師推薦,是最理想的推薦方式,當然,這也有個前提,學校和教師在推薦時要認真負責,尤其是語文教師,最好對自己推薦的圖書多些了解,減少隨意性。由于減負令以及避嫌的原因,學校和教師推薦的作用有時候被忽視了;而小學生本身缺乏鑒別能力,家長就不得不在課外閱讀方面負起更大的責任來。
家長在孩子的課外閱讀活動中,可以作以下努力:
好書除了書的內(nèi)容好,還要版本好。
經(jīng)典名著,版本情況更復雜些,從內(nèi)容看有全文本、改寫本、刪節(jié)本等的不同,從形式看有拼音版、圖文本、插圖本等不同,適合不同年齡。
在讀書這個問題上,家長并不一定有天然的優(yōu)勢,不要把“一起閱讀,共同成長”看成單純的口號,這其實已經(jīng)是現(xiàn)實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在網(wǎng)絡時代、信息社會這個大背景下。當然,在經(jīng)典閱讀這個領域,成年人還是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引導或指導起來,會理直氣壯得多。
三、以《名家文學讀本》為例研究閱讀引導策略
(一)我們的理念
我們的理念是:用人類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yǎng)我們的孩子,為他們終生精神成長和學習打底。
我們的做法是:提倡“閱讀經(jīng)典名著”。
——錢理群(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名家文學讀本》主編)
(二)我們的思考
1、為什么要強調(diào)“閱讀”?
2、為什么倡導閱讀“經(jīng)典名著”?
過于追求閱讀的通俗化,也會使孩子在智力和情感上永遠停留在“低齡”水平上。
提倡閱讀“經(jīng)典名著”,就是引導孩子走近大師,和思想和文學的巨人進行精神對話與交流,這就使孩子從生命發(fā)展的起點上,占據(jù)了一個精神的高地,即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遠望,視野和境界都大不一樣,這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是怎么估計都不會過分的。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起始階段,就接受語言大師、名家的典范作品的熏陶,這對培養(yǎng)其純正的語言趣味、感覺、習慣,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是受益終生的。
3、小學生能“接受”經(jīng)典名著嗎?
首先,以魯迅為代表中國現(xiàn)代作家中的大師、名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他們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對自然生命和人的生命的大愛,對父母的永遠的眷戀,對民間節(jié)日、風俗、藝術的親和,對弱小者的同情,對生活的熱情,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理想的追尋……都是和孩子的世界相通。
其次,孩子對語言的敏感與接受潛力,是相當大的。一些孩子對大師、名家的作品望而生畏,其實是我們的教學不得法而造成的。
第三,孩子學習語言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學習,尤其是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有如登山,只有竭盡全力,才能攀高峰而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喜悅。
最后,要特別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要恰當?shù)卣莆諏W習的高度與難度的分寸,從孩子的接受實際出發(fā),幫助孩子逐漸接近大師名家,這這需要教學、引導的智慧與藝術。
(三)我們的原則
找到每一位大師名家的特點,及其和孩子的精神契合點,并落實到每一篇具體的文本中
既要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又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填鴨式的強制灌輸,和忽略教育的引導作用的“兒童中心主義”,都是我們所不贊同的
(四)我們的做法
集合最優(yōu)勢的資源,奉獻最優(yōu)秀的讀物
最精粹的漢語文學作品+最權威的人文研究學者+最優(yōu)秀的小學一線教師+最專業(yè)的編輯出版團隊=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圖書
本叢書所選的十位名家為魯迅、葉圣陶、豐子愷、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蕭紅和汪曾祺。
本叢書是錢理群、陳思和、吳福輝等第一流的人文學者與一批最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合作的成果。
每冊由一位或兩位小學教師編選、導讀,一位相關研究領域?qū)W者審讀,并由錢理群教授最終審定。
(五)讀本的特色
1、一線名師編選,力求貼近兒童
導讀提示舉例
長媽媽,不姓長,身材也不長。
她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高興的時候,魯迅叫她長媽媽,平時沒有高興也沒有不高興的時候,就叫她阿媽。到了不高興的時候,魯迅就叫她“阿長”。
魯迅挺可愛的吧!
長媽媽已經(jīng)去世三十年了,魯迅還在這里說她一大堆的“壞話”呢!
讀與思舉例
高興的時候,叫長媽媽,不高興的時候,就叫阿長;一面是長媽媽這樣那樣的規(guī)矩,一面是魯迅這樣的討厭、憎惡、不佩服,從這些規(guī)矩與討厭中,你是否感覺到一種當年長媽媽的那一種特別的愛?還有魯迅數(shù)十年后再次回憶自己當年對長媽媽的不敬,一份遲來的深深愧疚?
你看,他對長媽媽的點點滴滴懷念,是不是飽含了赤子真情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2、一流學者審稿,確保內(nèi)容質(zhì)量
錢理群
吳福輝
陳思和
方錫德
商金林
劉洪濤
孫良好
陳力君
3、插圖:經(jīng)典和童趣結(jié)合
經(jīng)典插圖:
趙延年木刻——魯迅讀本
黃永玉繪畫——沈從文讀本
汪曾祺書畫——汪曾祺讀本
童趣插圖:
以中國美院洪萬里先生的插畫為代表
風格較傳統(tǒng)、寫實;
水墨淡彩或手繪水彩;
較多表現(xiàn)兒童生活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