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1、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當然,考試分數在一定意義上也能反映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反映出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考試分數高的學生并不表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也一定會成才,而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更不表明他們將來會一事無成,一個人到了社會上能否成功,更多的是看一個人的處事能力、意志品質等因素。
我們都知道劉翔,劉翔在學校期間學習就很一般,但他卻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績。你的孩子也許考不上那個考上名牌大學,但也許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一個著名運動員、汽車修理高級人才,或者一個頂級廚師。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將來的社會上一定有他的位置。
我們家長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學習分數,除了分數,孩子的品德修養、性情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承認孩子存在差異
有的家長說,你看人家誰誰家的孩子,人家的家長也顧不上管,家長也沒什么文化,人家的孩子怎么就學習那么好。我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大功夫,怎么就不行呢?先不說你下的功夫是不是對路,我們要承認,人和人是有差異的。其實相互理解下,如果您的孩子問你,人家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升了官、發了財,當了什么大老板,你為什么還是一個普通人?你會怎樣回答?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天生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也有自己的弱項。前兩天聽一個朋友說到于丹,說于丹數學成績非常差,沒有方向感,經常迷路,甚至會鬧出很多笑話。但并不影響她成為一個大家非常喜歡的學者。
有的家長會說,既然孩子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遺傳的,那就不用管了,走到那里算哪里吧,那更不行,如果那樣做,就是家長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打個比方,你的孩子智力一般,他最好的成績能考到班里的20名,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到第一名,如果你不管,或者不會管理,那你的孩子有可能降到40名,你選擇哪一個?我們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應該學會的知識都學會了,就夠了,記得有一位專家說,一個最標準的好孩子是什么樣的?學習中等,身體健康,心理陽光。
我們家長朋友們可以對照這條標準,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這樣。
3、孩子成績不好時給予寬容和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更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第一名,總有孩子會落在后面。當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得到預期的好成績時,他已經非常難過了。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只顧自己撒氣,全不顧孩子的感受,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寬容和安慰,一定不要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
如果你的孩子這次考試非常不理想,回去后,你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我就遇到過這樣一次情況。(自己的例子)當你用自己的寬容和愛接納孩子的一切時,孩子就能激發出向上的力量。
有的家長說,我文化不高,也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我們說,一個合格的家長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關鍵是你對孩子的態度,是你更看重孩子本身還是只看重成績。
一個農民工教子的例子,我們來看看一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民工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一個女孩給遠方的爸爸打電話;“爸爸,這次月考得了班級的第6名。”
小雨中,爸爸沾滿泥灰的手拿著舊手機,開心了的說:“不錯了,祝賀你啊!我不在家你還考這么好。”
“爸爸,我想在下一次考試中得第一名。”女兒自信地說。
爸爸說:“聽了你的話,我很不高興。我不要你考第一名,誰保證總會考第一?”爸爸很嚴肅地說。
“你和媽媽什么時候要求我一年必須掙幾萬元?”爸爸反問到。
“沒有,只要你平安就好。”孩子的眼睛優點模糊了,有些抽泣。爸爸笑了說:“對啊,不要流淚了。考多少分不要緊,只要你盡力了,哪怕考不好,爸爸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