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癮是指上網者長時間地沉溺在網絡中,在行為和心理上都有較高的依賴感,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拔的異常心理狀態。本質上與各種煙癮、酒癮、毒癮及賭癮是一樣,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一旦形成,要戒除比較困難。
網絡成癮的危害
網絡成癮主要表現為對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工作、人際等失去興趣;自我控制能力差,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上網時間遠超一般的限度,以此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網絡成癮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殺手。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包括以下5大方面:
1. 在行為方面,表現為滿足頻繁上網活動。以致說謊隱瞞上網的情況,不惜用掉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借款,欺騙父母,甚至喪失人格和自尊,嚴重者偷竊、搶劫。
2. 在情緒方面,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消極。易怒、多變,自控能力差等情緒障礙。網絡成癮青少年學生最為直接的危害是出現厭學情緒,甚至逃課、輟學,荒廢了學業。
3. 在生理方面,長時間的沉迷于網絡。 這可導致視力下降、頸椎病、生物鐘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網則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等。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均可嚴重妨礙身體的健康成長。此外,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導致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問題。
4. 在心理方面,一旦停止上網便會產生上網的強烈渴望,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沉迷于虛擬世界而對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興趣減少,常常處于上網而不敢面對現實的心理沖突之中。
5. 在人際關系方面,孩子長時間和電腦在一起,他的思維將與電腦的符號式機械思維趨同,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和現實生活的反應能力及應對能力,不利于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會忽視真實存在的人際關系,產生現實人際交往萎縮和角色錯位的現象。
社會發展已經進入網絡信息時代,網絡正如一把“雙刃劍”,青少年在享受著網絡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絡負面效應帶來的考驗。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育還不完善,理解判斷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較差,成了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
一、網絡成癮的防治
青少年逆反心理嚴重,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而網絡游戲正好滿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所以不能一味采取封堵禁止,合理引導青少年上網,正確使用網絡,需要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有效配合,具體可在以下幾方面進行綜合防治:
1) 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上網前要計劃,明確上網的目的和上網的時間,避免無節制的上網。尤其把它當成一種緩解精神壓力時更應該節制。
2) 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業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文化娛樂或交際活動,不僅充實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依賴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的機會。滿足感缺失:包括學業失敗、孤獨感、人際障礙等;
3) 家長和老師要提高對網絡的認識,既不能因擔心網絡危害而過分控制孩子上網,也不能放任孩子上網,直到成癮才引起重視,家長和老師要通過正確引導和合理監督,提高他們合理使用互聯網的能力。
4) 對于已經染上網癮的孩子,實施打罵及家庭暴力,或是干脆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是無助于戒除網癮的,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接受專業的治療是最好的辦法,以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