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對991位父母的調查研究中,35%的父母對其1~2歲的孩子使用過某些形式的體罰(例如打屁股、扇巴掌),而94%的父母對其3~4歲的孩子使用了體罰。
研究者考察了父母運用體罰與兒童攻擊性行為之間的關系。一項對273名幼兒園兒童的調查研究表明,母親的體罰越多,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就越多,即父母對兒童的體罰會成為兒童與他人交往時模仿的榜樣。另有研究顯示,那些曾受過體罰的兒童成年后更可能出現各種問題:抑郁、酗酒、虐待兒童等。
多項研究表明,打孩子不是一種適當而有效的教育方法。體罰可能會立即中止孩子的某種行為,但“短期的收益,長期的痛苦”,聰明的父母最好采取有利于孩子長遠發展的方法。當然,并不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使用懲罰,只是懲罰的效果是極有限的。研究顯示,當必須實施時,懲罰應如此進行:
迅速而短暫在行為出現后立即執行在強度上要有限制僅是針對特定行為,不要算總賬在行為發生的情境上要有限制可以采取其他形式而不僅是給予皮肉之苦。
(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 余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