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智能時代的來臨,很多的高科技電子產品為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很多家長朋友們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寶寶心智還不夠成熟,不能夠有效的經過篩選而獲取網絡信息,也不具備較強的自控意識,面對網絡信息時代,很多家長開始頭疼。
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沒有節制的看電視、玩手機,也就是所謂的“屏幕時間”開始慢慢增長,甚至很多學齡前寶寶,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手機上癮癥。而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又該怎么幫助孩子解決呢?在《親自學堂》板塊中,張宏武導師給出了她的幾點建議。
1.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
家長不要直接的通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無節制,而去斷定,電子產品對于孩子的成長就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對于萬事萬物,都不該用單方面的觀點去簡單判定。就像是電子產品,可以讓孩子通過屏幕看到一些在課堂中、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可以讓孩子更加客觀的看待和認識世界。
2.理解孩子
家長應該給到孩子充分的理解,然后幫助孩子一起,通過對于電子產品的觀念和認知去培養出較強的“自律”能力。切記不能用命令的口吻,直接告訴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這種錯誤的引導和教育方法,反而會適得其反。
3.陪伴孩子
在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家長都應該給孩子充足的陪伴和支持,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要多去抽出時間,陪孩子做一些無用而有趣的事情,使得親子關系更加融洽,也能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這樣孩子放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比例就越來越少了。
4.與孩子做約定
在課程當中,張宏武導師建議家長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同孩子一起使用番茄鐘等可以直觀展示時間進程的物品作為教育輔助工具。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清晰的看到時間,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時間截止時,孩子可能會存在哭鬧現象,家長千萬不能一時心軟。父母縱容孩子不遵守約定,更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界限感。
5.父母以身作則,至關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自己都無法放下手機,卻去要求孩子戒掉手機上癮癥,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要知道,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學習父母如何做。尤其是對于學齡前的孩子,做比說更加重要。家長要起到榜樣的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
電子產品,給孩子們認識世界開了一扇窗,家長們也可以通過電子產品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幫助孩子學會利用網絡時代的便利,別讓電子產品害了孩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