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閑月,
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小麥覆隴黃。
有一種鳥每年這個開始叫:算黃算割(邊熟邊割),收完麥銷聲匿跡,據傳說是一個懶婆娘麥子黃了,怕苦怕累不愿意收割,最后被大雨沖走了,懶婆娘被餓死,死后化作一只小鳥,每年這個時候提醒人們,小麥邊黃邊割,龍口奪食,千萬不要偷懶。
村莊周圍田野里成片的麥浪在暖風的吹拂下起起伏伏。
鐮刀掛在屋檐下的掛鉤上,擦掉塵土,在磨刀石上磨得锃亮如新,手指頭一刮,沙沙的摩擦聲,裝在木頭制成細而長的鐮把上,一把完整的鐮刀才算磨好。
架子車拴上新買的粗繩,方便捆扎運輸。
向陽坡地和肥力薄的地小麥先熟,零星早熟開始收割。
一旦下過一場雨后,就要全力搶收。大人小孩齊上陣,勞力少地多的人家,還得請專門的“麥客”收割。
麥穗大而飽,成四棱形,麥桿粗而長,收割起來卻格外地快,抓幾根割下去,做成腰繩,三五把捆成一小捆,三五捆即成一大捆,幾大捆就搭起一個麥撂子。
割麥,要趁中午太陽的火辣勁,太陽越曬,麥子越好收割,人也更累,彎著腰收割,要僵得直不起來,好不容易直起來了,又彎不下去。
衣服被汗水濕透,皮膚被麥芒刷的刺疼,汗水一浸,火辣辣的疼。
看著身后一排排、齊整整的小麥捆躺在麥茬地上,心就無限地歡快起來。
小孩負責地里送飯送水,為了趕時間,中午都不回家吃飯,晚上收工前,大人門把十小捆撂一撂,撂成小小的山狀麥垛,上邊戴個帽子,不怕雨淋,方便通風透氣、容易曬干。
又是一年麥收的時節,
還記得兒時農村收小麥場景嗎?
關中地區尤其是我們靠近山里的小麥,長勢喜人,顆粒飽滿,出粉率高,畝產都在1300斤左右,陜西人喜歡吃面食,更離不開優質小麥。
小時候,
農村孩子都會放忙假,幫大人收割小麥
回家幫父母割麥揚場,
辛苦一年的收獲就要開始
蔚藍的天空下,
金黃的麥田隨著滾滾而來的熱浪
掀起一層又一層的金黃色的麥浪,
一眼望去,
一派豐收的景象
那時候,
農村沒有收割機,
大人們都是提著鐮刀割麥子,
叫上家人一起收小麥,種的畝數多的人就要請甘肅下來的麥客幫忙。
一個正常家庭從割麥子到儲藏
至少得兩個星期。
現在不一樣了,
差不多半天就收完了,
要是地多,
也就是一天的事兒。剩下主要是晾曬
那時候,
割麥子是一個非常累人的活兒,
彎著腰一干就是一天。
每個人都拿著鐮刀,
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
我8.9歲時一鐮刀割的腿上鮮血直流,從此在不玩鐮刀了。
人到中年,每年看到田野里金黃的麥子,融在靈魂里農民的情愫,在忙都得回家收麥,賣不賣錢不重要,自己吃個放心糧食,健康第一。
懷念童年時的麥場,麥草垛,那時我們孩子一樣在麥垛里奔跑,捉迷藏。
在麥場的麥草上打滾,翻跟頭。一個個弄得灰頭土臉還開心的不行。
晚上父母把滿場院金燦燦麥子收起裝在袋子里,我就躺在一排排整齊的麥袋子上看天上繁星點點,爭著找哪顆是北斗星,那里是銀河,河邊那個是牛郎星,還有織女星……沉沉睡去。
又到一年麥收季,微風吹過,麥浪滾滾,空氣中裹著泥土味,濃濃的麥香氣息。
割完麥子,
還得把它拉到場里,
這時候家里有牲口的就用牲口,
沒有牲口就自己用人力架子車拉過去。
再后來就有拖拉機和三蹦子,
幾個來回麥子就運完了,
省時省力方便了很多。
還記得這樣的掃把
揚場是把軋好的麥子
趁有風的時候用木掀迎風拋向空中,
借用風力吹去麥子的秕子
以及短的麥稈和麥糠等。
把沒有麥粒的麥秸稈
堆成一個個的麥秸垛,
小時候總是奇怪,
怎么大人們就能堆出
這么好看的麥秸垛呢?
麥子入麥倉前一定得曬干透,
如果潮濕的話就會生蟲子。
用簸箕或者鏟子裝袋,
運回家,
最后一步就完成了。
那時候,
打麥場是大人的繁忙場,
父母盼著有個好收成,
想著歸倉,
一粒麥子也舍不得落下。
那時候,
打麥場是孩子的樂園。
小伙伴們在一起,
撒歡兒了跑,
怎么高興怎么玩
現在的孩子有充氣蹦蹦床,
那時候麥秸垛就是我們的蹦蹦床。
無所顧忌,肆無忌憚,
也不怕磕著碰著。
收完麥子,
還可以繼續玩,
麥草垛攤開,
就像爬小山一樣,
除了蹦蹦跳跳,
還可以躲在里面玩捉迷藏,
每次都玩的不亦樂乎,
麥草垛還有個好處,
就是下雨了能避雨。
麥草垛,麥場,大石磙,
雨后初晴的鄉村景象,
像一幅寧靜溫馨的畫。
冬日里,
躺在麥草垛上曬太陽、打盹,
整個人暖洋洋懶洋洋,
時光緩慢又悠長……
好的麥草垛,
必須是有角有楞,
規規矩矩,
一看就很漂亮。
曾經的麥草垛,
散落在村子的麥場上,
也是農村一道風景線,
在沒有機械化的年代,
在農村,
除了收麥子,
還有很多農活要干。
從小就開始學習“本領”,
高粱做的笤帚,
家里的木梯子,
洗碗用的絲瓜藤,
人們總是可以變廢為寶。
那時候,
常把桌子拿到外面吃飯,
夏天邊吹風邊吃飯,
可舒服了。
停電的時候還會拿著涼席和毯子
去屋頂上睡。
幾個小孩坐在小推車上,
看小人書玩解繩子,
這情景,
可能很多年沒見過了吧!
西紅柿、豆角、
辣椒、絲瓜、黃瓜.....
每個家里都會種,
熟了隨手就摘,
吃的是最新鮮的,
根本不用買。
螞蚱、知了、
七星瓢蟲、蛐蛐……
等各種各樣的昆蟲都很常見,
現在城里就很少見了。
晚上安靜下來
農村可以聽到很多鳥叫蟲鳴
記憶中的農村生活,
簡單純樸,
安詳寧靜,
承載著我們永恒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