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俗,話說清明!
無論如何,在清明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大部分人都需要做同一件事情——燒錢。(大城市陵園墓地除外,小城市陵園可以焚化)!
清明時分,掃墓燒錢,祭祀緬懷,不妨來看看“燒錢”這個行為背后的深刻意義和影響。老師說燒錢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情,包括五彩幡、花圈,元寶香火等其他若干品類的紙扎物件在經過烈火焚燒之后,就可以帶上我們的思念和祝福,穿越到另一個亡者空間。這項習俗,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存在了幾千年。
燒紙錢,這樣一項聽起來就很不靠譜,甚至還有許多安全隱患的行為,卻神奇地在官方百般禁止的前提下,在我們的民間始終長盛不衰地流傳了下來。實際祭祀禮儀歸類起來屬于西方經濟學“人類學”,或者東方的“民俗學”,有一位西方的學者兼人類學家柏樺先生,就有著作《燒錢》一書,專門研究的是東方中國的這一慣俗,燒錢民俗涉及到起源、變遷、文化邏輯和影響。燒錢,看似一件小事,卻關乎著宏大的人類學發展,文明延續等問題。
清明那些事習俗與忌諱
清明,按照習俗要上山掛親(也叫掛清)、通俗就是上墳掃墓,其次是祭祀、香火燒錢等民俗,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古書說: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論語》中孔子也說“祭如在”就是說既然要祭祀就要按照禮儀流程、恭敬嚴肅,心無雜念;就是與祖先同氣相求,與祖先所在的山川靈秀磁場與你產生量子糾纏;其實這也就是風水學中關于“氣”的部分核心內容。
所以清明上墳,公墓祭拜有所禁忌;
1、上墳掃墓都屬于白事范疇,忌穿大紅大紫,盡量素色!
2、正裝最好,是對先人祖先的尊重!不要暴露太多,尤其女性!
3、不要嬉笑打鬧、玩手機、亂拍照;這是對待祖先的態度問題;
4、體弱生病、懷孕、3歲以內八字沒有交運的嬰幼兒、女性月經期都應該避免去掃墓;此時陽氣弱極易招致陰界生靈與你一起,自己親人無妨,就怕孤魂野鬼跟隨你,而造成回家之后的麻煩;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無法去陵園墓地,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
方法一是在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酒水,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后,再燒紙錢祭祀祖先故人。如果家里不方便,最好是戶外;
方法二:可以戶外、馬路、空地,最好不在繁華車來車往的路段,影響別人開車,影響交通;關鍵是繁華路段車多人多的馬路陽氣較重,不宜讓去世的陰人收到祝福,所以最好選僻靜的馬路、角落、公園旁。
關于燒錢的事情:
1、“祭如在”,要認真焚化紙錢元寶,尤其年輕人對這種事情不懂或者馬虎大意,紙錢沒燒完就走了,是不認真的;好似態度不好甩錢在桌子上,施舍錢財給祖先一樣;這樣適得其反;
2、注意:不要拿樹枝小棍等亂翻沒燒完的紙錢翻起來,我師傅說這樣等于把整錢變零花錢了;紙錢需要提前散開,一張或幾張慢慢焚燒,不要一疊都丟進去;
文明掃墓,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