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體內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嘌呤是一種化學物質,其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酸。原發性痛風是由于遺傳基因異常導致嘿吟代謝障礙,而繼發性痛風是因為其他疾病如血液病、腎臟病、惡性腫瘤及藥物等誘發。痛風病以40歲以上的男性較為多見。
在痛風的發病初期,病人可無癥狀表現,但檢查血液中尿酸的含量明顯超過正常值,表現為高尿酸血癥。這一時期可能維持較長時間,甚至絕大多數的人僅僅停留在此期,只有很少的病人才發展成痛風。所以如果血尿酸較高的話,也不必過分緊張,只要在平時對白己的飲食稍加注意就行了。
一小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經過一段無癥狀期后,會出現痛風的急性發作—急性關節炎期。主要表現為午夜突然發作的單個關節炎癥,以拇趾和第一踢趾關節多見,因疼痛劇烈驚醒,以后可累及多個關節。經過急性發作后,受累的局部關節皮膚可出現脫屑和瘙癢現象。如遇外界的影響,關節炎可反復發作。
經過多次急性關節炎發作后,這類病人可出現多個關節的慢性炎癥,這種情況多見于未經治療或治療效果不理想者,同時會出現痛風石—尿酸鹽沉積結晶。后期還會造成腎結石,發生腎功能不全等。
那么,為什么痛風在冬季好發呢?只要了解了痛風的誘發因素即可明白。天氣寒冷、過度勞累、飲酒、進食富含膘嶺的食物以及感染、創傷和手術等都是痛風的誘因。而冬季可謂是一年四季中氣溫最低的季節,人們更喜歡在冬季飲酒取暖,那些富含嘌呤的食物也是人們在冬季經常食用的,如動物的內臟、雞、鵝、羊肉、小牛肉等,這些都是痛風多發于冬季的原因。患高尿酸血癥的病人,特別是有遺傳傾向者,在冬天應注意保暖,少飲酒,少進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多進食低嘌呤食物或不含嘌呤的食物,如果茶、蛋、水果、牛乳、谷類、谷類制品、蔬菜等,能有效防止痛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