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我國目前中青年中較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其常見的癥狀是發熱、心悸、胸悶、全身乏力、氣短、頭暈、惡心,檢查可見各種心律失常等。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包括細菌、病毒、霉菌、螺旋體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心肌炎,藥物引起的心肌炎以及過敏引起的變態反應性心肌炎。其中,目前最多見的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種類頗多,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最多見的埃可病毒和柯薩奇病毒。這些病毒大都先引起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繼而進人血循環侵犯心肌,或通過變態反應引起心肌損害。
春季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易于流行的季節,多種多樣的細菌和病毒都在伺機侵人人體。如果正好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細菌或病毒侵人心肌,很容易引起心肌炎。故而春季,尤其是冬春之際,要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兒童,由于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稍一不慎,就可以發生感冒、咳嗽發熱,而且兒童心肌炎比成人心肌炎危險性更大,更容易引起各種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損傷、心功能衰竭等并發癥。
心肌炎本身并不會傳染,但是引起心肌炎的各種病毒性和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卻是可以傳染的。如果集體生活中有人得了心肌炎,一般并不需要隔離消毒,只是周圍的人應注意不要被染上呼吸道感染就可以了。預防用藥可以選擇:①板藍根沖劑,每日3包,分3次服用;②食物中姜、蒜、蔥等有殺菌作用,除口服外,也可以夾在口罩夾層中使用;③玉屏風散沖劑對于一些體質較差,經常容易感冒的人來講,是對癥的良好用藥;④有些地方習慣在初春之際關閉門窗用醋蒸熏,也有一定殺滅病原體作用。
這是一個中醫藥從業者和愛好者的學術交流平臺,也是一個中醫藥人的聯系平臺,如果您有好的建議和需要可以留言聯系我們。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