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第13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對穴”是指兩個穴位配伍,寓有一陰一陽、一表一里、一氣一血等相輔之意。下文提及祛風止癢的幾組“對穴”,歡迎大家分享補充!(編輯/俞立豐)
祛風止癢類對穴
作者/呂玉娥
肩髃一曲池
【單穴功用】
肩髃,又名肩尖、肩骨、中肩井、偏骨、髁骨、扁肩。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為手陽明大腸經腧穴,又是手陽明與蹺脈之交會穴。本穴具有疏風活絡、散邪解熱、調和氣血、通利關節、止痛止癢之功。用于治療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攣急、頭不能回顧、風熱癮疹、癭氣、瘰疬。
肩髃穴
曲池,又名鬼臣、陽澤。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為手陽明大腸經脈氣所入,猶如水注池中,又取穴時,屈曲其肘而得,故名曲池。配屬五行,屬合土穴,又為十三鬼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風解表、清熱退熱、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利水除濕之功。用于治療傷寒余熱未盡、熱病(時行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咳嗽、哮喘、上肢不遂、屈臂無力、頭痛、眩暈、吐瀉、便秘、痢疾、腸癰、消渴、水腫、月經不調、瘰疬、癮疹、丹毒、濕疹、疔瘡。
曲池穴
【伍用功能】
兩穴均為手陽明大腸經穴,肩髃以散經絡之邪為主;曲池以瀉臟腑(肺與大腸)之邪為要。二穴合而用之,有珠聯璧合、通經接氣之妙用,共奏宣氣行血、活絡止痛、祛風止癢之功。
【主治】
1.風熱癮疹(類似蕁麻疹);
2.中風偏枯,上肢不遂;
3.肩臂酸困、疼痛,活動不利等癥。
【經驗】
肩髃一曲池伍用,出自《標幽賦》:“肩井、曲池,甄權刺臂痛而復射。”
按:此處肩井即肩髃穴,因本穴又名中肩井。《舊唐書》:甄權,午州扶溝人也……隨魯州刺史庫狄嵚苦風患,手不得引弓,諸醫莫能療。甄權曰:“‘但將弓箭向垛,一針可以射矣。’針其肩髃—穴,應時即射。”
曲池—血海
【單穴功用】
曲池(見上)
血海,又名血郄、百蟲窠。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為足太陽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為脾血歸聚之海,并善治血分病證,故名血海。本穴具有祛風清熱、調和氣血之功。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陰部瘙癢疼痛、氣逆腹脹、濕疹、蕁麻疹、丹毒。
血海穴
【伍用功能】
曲池善走血分,血海專走血分,為生血之海;曲池清肺走表,血海調血走里。二穴相合,一表一里,表里雙清,調氣和血,祛風止癢之功益彰。
【主治】
1.風疹(類似蕁麻疹)諸癥;
2.痹證,久病入絡者。
【經驗】
曲池—血海伍用,善治慢性蕁麻疹諸癥,若腑行不暢,大便不調,甚則干結不通者,宜與支溝、照海、天樞伍用,其效更著。所謂邪毒從大便而解是也。
屋翳——至陰
【單穴功用】
屋翳者,因乳房隆起如屋,內應于肺(肺為華蓋),翳者如屋之頂蓋,故名屋翳。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為足陽明胃經腧穴。具有疏風止癢、活絡止痛、下氣平喘之功。用于治療咳逆上氣、胸脅支滿疼痛、周身風癢疼痛、皮膚不可近衣、乳癰。
屋翳穴
至陰,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出,為井金穴。至陰,至為盡、到之意。其穴位于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處,為足太陽脈氣終止處,由此交接于足少陰腎經,表示陽氣已盡,陰氣將起,由此進入陰經,故名至陰。本穴具有通經活絡、調整陰陽、矯正胎位、清頭明目、疏風止痛之功。用于治療頭痛(以巔頂痛為主)、鼻塞、鼻衄、目痛生翳、遺精、小便不利、周身瘙癢、足心熱、胎位不正、難產、胎衣不下。
【伍用功能】
屋翳屬陽明,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至陰屬太陽,太陽為多血少氣之經,合而用之,其功益彰,調和氣血,清熱瀉火,祛風止癢之力增強。
【主治】
1.皮膚瘙癢癥;
2.風疹塊(蕁麻疹)。
【經驗】
屋翳一至陰伍用,出自《百癥賦》:“至陰、屋翳,療癢疾之疼多。”蓋屋翳清泄陽明火熱,以祛風止癢,至陰疏通太陽經氣(太陽主一身之表),以散風止癢,合而用之,其功益彰。治風疹塊(蕁麻疹)時,宜與曲池、血海參合,其效更著。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中醫學稱為“風疹塊”“癮疹”“皮膚粟疹”等病名。呂老臨床之際,亦常與紫草、浮萍、銀柴胡、五味子、炒防風、烏梅、生甘草參合,其效更著。
風市一血海
【單穴功用】
風市為足少陽膽經腧穴,在大腿外側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7寸。市,指市集、集聚,因該穴主治腿軟無力,渾身瘙癢等風癥,故命為“風市”。功專祛風化濕,疏通經絡。用于治療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腳氣、渾身瘙癢等癥。
風市穴
血海(見上)
【伍用功能】
風市偏走氣分以祛風止癢為主,血海偏走血分以活血止癢為要,二穴伍用,一氣一血,養血化濕,祛風止癢之力益彰。
【主治】
1.風疹、?癗(蕁麻疹);
2.濕疹、瘡瘍;
3.失眠。
【經驗】
風市一血海伍用,出自《金針王樂亭》:“風市與血海相配,能養血祛風,專治血虛受風諸證。另外,風市、血海兩穴,前者偏于氣分,后者偏于血分,兩者相配,能搜索深入血分之風濕,故為治療濕瘍、風疹、蕁麻疹等證偏于濕盛者之常用配方。”呂老體會,為增強利濕之功,宜與陰陵泉、三陰交伍用。
I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呂景山對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呂玉娥 主編。編輯/俞立豐。校對/鄭宇、張術強。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經絡醫學筑基班·網課》熱賣中。該課程能讓你更好地理解經絡理論,掌握實用的經絡診察法,臨床時擁有確切療效,不再盲目模仿百家經驗。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