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班,診室的門就被一個不常來的同事推開了。
我剛開口要問他什么事,就發(fā)現(xiàn)他的痛苦面容,我意識到他是哪里不舒服了,連忙請他坐下。
他說前天出汗后被空調吹著,胳膊腿非常酸痛,伴有輕微的惡心,吃了一袋感冒清熱顆粒后肌肉疼略緩解。
昨天下雨后又出現(xiàn)了腹脹、腹痛,伴輕微惡心,做了一次艾灸后當時緩解。
今晨又脹痛得受不了,遂來診。
了解病情,四診合參
這個同事三十歲出頭
觀其面色黃黯,舌質略暗,苔白膩
脈弦滑,右關弱
又問問他既往情況
他平素壓力比較大
咽喉部常有痰堵著的感覺
脾胃平常就比較怕涼
如果開空調的話,喜歡在胃部蓋上一件衣物
說明他平時就有一個肝郁克脾,脾胃虛寒的底子。
聯(lián)想到近兩天的雨天,加上他的辦公地點在地下,我判斷他是寒濕阻滯,氣機不暢導致的胃脘脹痛。
如果前天剛開始出現(xiàn)四肢肌肉酸痛的時候就吃上藿香正氣水化解寒濕的話,就不會出現(xiàn)今天寒濕困脾,氣滯而痛的癥狀。當時吃的感冒清熱顆粒,只是暫時解了風寒。
但是因為他平素脾胃虛弱,加上工作壓力大,肝木橫犯脾土,一旦遇到天氣變化,地下室環(huán)境的寒濕又會挑他身體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脾胃去作祟,就出現(xiàn)了今天的癥狀。
確定診療方案
針刺治療方案
我請他躺下,針刺了中脘,天樞,大橫,氣海,曲池,外關,合谷,足三里,陰陵泉,上巨虛,太沖。
在針刺上巨虛的時候,他針感非常明顯。剛扎完太沖,正在準備烤神燈,短短1--2分鐘的時間,他的眉頭就舒展開了,說好像不那么難受了,待了一會,我又跟他確認了下,確實不脹疼了。
上巨虛
太沖
短短的幾分鐘,就這么快的時間就緩解了困擾他近乎兩天的脹痛。我們來看看這個針灸處方的組成。
一個穴位處方涵蓋6條經脈:
任脈、胃經、脾經、三焦經、大腸經、肝經;
用特定穴,標本同治:
八會穴之腑會、胃的募穴、大腸的募穴、肓之原穴、胃的下合穴等等。
功能上:
健脾祛濕,舒肝和胃,行氣消脹。
起針后,患者因為烤神燈之后出汗,居然在一次性的治療單上都留下了黃豆粒大的水珠。
看舌苔,在留針的半小時后居然也發(fā)生了變化,原來厚膩的白苔也只剩薄薄的一層了。
耳穴治療方案
在進行耳穴的治療時發(fā)現(xiàn)他在耳甲艇的腹脹區(qū)有明顯的腫脹和壓痛
當時未留照片,后在耳穴診斷圖譜上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圖片
治療后的詳細醫(yī)囑
藥物
考慮到這個患者基礎的情況是肝郁克脾,脾胃虛寒。
囑其平素注意調攝情緒,建議服用2--3天胃蘇顆粒(理氣消脹,和胃止痛)后,再服香砂養(yǎng)胃顆粒(治療胃陽不足,濕阻氣滯)善后。
穴位按摩
在穴位按摩上,建議他平素可以自我按摩膻中穴(當時這個患者在按摩這個穴位時特別疼痛,后追問其年少時曾患心肌炎,平素偶有室性早搏)。
疏肝經(用掌根從胸脅兩側向中間順著肋骨搓)。
揉合谷和太沖穴,都可以幫助疏肝理氣。
建議其每周貼1次耳豆,幫助健脾舒肝。
從這個病例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治療寒濕困脾,導致的氣機不暢,針灸也有很好的療效。
其實,無論是用針灸還是中藥,對一個疾病的病機進行準確判斷都是第一位的。
針灸如同中藥一樣,也有針灸的穴位處方。如果能用穴準確,就如同《黃帝內經》里所說的,“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