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別人的孩子就沒這么多事,
為什么病都找我們家孩子呢?
差別就在于每個孩子免疫力不一樣!
夏天天氣熱孩子容易燥熱上火便秘發燒;秋天容易腹瀉;冬天天氣冷孩子時不時就感冒咳嗽;春天過敏;每個月再來一次流感或者被傳染,帶娃就是這樣一年到頭都操心不完~
寶寶免疫力強,就能抵御外感【風寒、熱燥、病毒等】的入侵,并且在一次次地與細菌病毒斗爭中,自身免疫力得到的鍛煉越多,免疫力也變得越強。相反,就會成為小病貓,隔三岔五往醫院跑。
那么,哪些行為會有損寶寶的免疫力?
哪些行為會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作為一個最怕寶寶生病的媽媽,今天巧姐就來跟大家深扒一下寶寶免疫力的那些事兒。
NEWS
﹀
﹀
﹀
出生時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接受了一些抗體,其免疫的強弱由孕媽媽決定。寶寶生下來后,只能從母乳中繼續獲得一些免疫力,可現很多新手媽媽生完孩子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導致母的“質”和“量”都無法得到保障,還有的媽媽擔心母乳喂養胸部變形,拒絕母乳喂養。
寶寶切斷了來自母體里的營養供給,加上自身的功能不全,缺乏抗體,病毒很容易就進入寶寶身體,因此出生時是抵抗力很差的一段時期。
斷奶后
寶寶斷奶后,來自于母乳的免疫供給就沒有了,而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也會在出生6個月后消耗殆盡。
而6個月后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自身的免疫系統還不完善,又缺少了母乳對免疫系統的支持,寶寶抵抗力就會下降,比以前更容易生病。
入園時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逐漸成熟,免疫能力也逐漸增加,通常在3歲以后,機體抗病能力明顯提高。
但初入幼兒園,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接觸人群加大,對于更多更廣泛的病菌,身體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免疫機制。
只要是幼兒園一個寶貝生病,病毒就可能通過咳嗽、打噴嚏、唾液傳播給其他孩子,因此這個時候寶寶很容易生病。
嬰幼兒獲得免疫力的2種有效途徑:
堅持母乳喂養
對于新生兒來說,母乳是他們最好的天然飲食,更重要是母乳中含有許多免疫抗體和營養,母乳喂養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 。
也有相關實驗表明,母乳喂養的孩子生病的概率要遠比喝奶粉的孩子小得多。母乳喂養給孩子更好的抵抗力,對于產后媽咪來說,母乳喂養可以幫助他們減肥。
建議純母乳喂養寶寶6個月, 6個月后添加輔食并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以上。所以,最佳的離乳年齡是2歲或更大,尤其是免疫力非常差的寶寶。
預防接種
按時接種疫苗可以有效保護寶寶,預防傳染病。
人體接種疫苗后,免疫系統便產生相應的抗體,當寶寶再次遭遇同一種致病原時,寶寶體內形成的相應抗體馬上就可以對付“敵人”,建立有效的防御反應。像乙肝、麻疹、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都比較兇險,不像一般的感冒。
添加益生菌
補充適量的益生菌,能夠有效地幫助嬰幼兒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力。但是不能總是用,會形成依賴,孩子自身的腸道只會依賴外來的益生菌,不能形成自己的菌群。
NEWS
﹀
﹀
﹀
總的說來,孩子的脾胃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可是我們不當的喂養方式不經意卻經常傷害了孩子的脾胃,脾胃一受損,脾不運濕,陽不足,免疫力低則百病生,溫補陽氣提升免疫力則百病消。
調理的脾胃的方式巧姐建議是用推拿+體質貼(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一起,一定不能再給孩子吃健脾藥了!!
孩子的脾胃已經負擔不起也吸收不了,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家長看到這里可以順手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寶寶的脾胃不再受到不當喂養方式的傷害。
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媽媽為了提高孩子免疫力,濫用抗生素、嘗試各種偏方,但是孩子的身體又不是試驗田。而且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會破壞寶寶腸道菌群的平衡,降低寶寶的免疫力。
還有家庭氛圍也很重要,家庭氛圍過于沉重,家庭關系不和諧,孩子也是最能感受到的,他自己就會神經緊張,免疫力也會降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恩大家的陪伴!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