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晝夜溫差變大,我們的鼻子又開始了飽受摧殘的日子。
頻頻發生鼻塞、流鼻涕甚至發熱的癥狀。
有人單純將其稱之為感冒,殊不知,我們患的是一種名為鼻竇炎的疾病。
你了解鼻竇炎嗎?
鼻竇炎是指鼻竇粘膜的炎癥。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統稱為鼻竇炎。
在各種鼻竇炎中,上頜竇炎最為多見,依次為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炎癥。鼻竇炎可以單發,亦可以多發。
感冒、鼻竇炎別搞混!
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頭痛……看起來像在說感冒的癥狀,其實鼻竇炎也有類似癥狀,但有不少人將兩者混為一談,導致延誤病情。細分之下,兩者的不同癥狀非常明顯。
感冒時,鼻涕多數在初期出現,流量不算多,是先流清鼻涕,過些天才可能有濃鼻涕出現。
要是患上鼻竇炎,情況剛剛相反,患者會有大量鼻涕流出,并持續數星期,鼻涕會呈黃綠色,有時更會發出腥臭異味。
患者更有可能因鼻竇炎引起身體其他地方疼痛的癥狀,范圍遍及頭部、前額、眼睛周圍、面部,甚至后腦等。
正所謂“病向淺中醫”,當發現身體出現疑似鼻竇炎時,宜盡早求醫,避免情況惡化。
戳下圖,獲取專屬調理方法!
導致鼻竇炎的原因
導致急性鼻竇炎的主要原因,多是由細菌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誘發,細菌會較易擴散至鼻腔通道,造成感染或阻塞。
要是不幸患上急性鼻竇炎而又沒有作適當治理,可演變成慢性鼻竇炎。
此外,若鼻腔結構有先天性問題,如鼻夾較彎、通道較窄,也較容易發病。
患上鼻竇炎的患者,可以使用以下按摩方法:
患病常摩鼻竅
推擦鼻部兩手十指并攏捧掌,兩手食指指腹貼于鼻粱,中指指腹貼于鼻背,其他手指貼于面部,中指著力,上下推擦雙側鼻部,上至印堂穴(兩眉頭中心),下至地倉穴(嘴角旁開四分處),推擦20~30次,使之產生輕微的溫熱感。
具有補益肺氣、祛風散寒、疏通鼻塞的作用。
注意事項
鼻竇炎病人常有持續性鼻塞,流大量黏液樣膿涕,嗅覺障礙及定位定時性頭痛等病狀,所以自我護理很重要。
慢性鼻竇炎的病人由于病程日久,常伴有全身性的不適及容易煩躁等表現,居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冬季室溫變化不應太大,注意休息,堅持治療。
積極預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時治療,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徹底,常常稱為慢性鼻炎及慢性鼻竇炎的誘因。
積極治療急性鼻炎,以防轉成慢性。
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和恒心,遵醫囑及時用藥,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戳下圖及時就診,防止延誤病情
(本文中專業內容由北京中醫藥碩士–鄭宇紅醫生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