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
治療失眠多夢
現在很多人患有失眠多夢的習慣,這不僅跟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也跟社會發展人們思想變化有關。
您可以通過中醫按摩來進行改善,可治療失眠。主要的按摩穴有神門穴、百會穴、安眠穴等。
01
按安眠穴
主治:失眠,頭痛,眩暈,心悸,癲狂。
安眠穴是一個常用的經外奇穴,位于項部,當翳風穴(耳后凹陷處)與風池穴(枕骨下凹陷處)連線的中點。此穴能平肝息風,寧神定志,有效紓緩緊張的情緒,幫助入睡。
2
按神門穴
主治:心病,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癲狂癇,胸脅痛。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于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
3
按百會穴
主治:頭痛,眩暈,驚悸,健忘,高血壓,低血壓,耳鳴,失眠,鼻塞,脫肛,痔疾,泄瀉。
中醫按摩百會穴具體的操作方法:先找到百會穴的正確位置—頭部的正中線上,即頭頂正中央。在按摩穴位之前,要全身放松,閉目仰臥在床上。之后用右手拇指外側或右手掌心,順時針方向按揉百會穴3-5分鐘,每晚睡前一次。同時摒棄雜念,心中默數按摩次數,會使您更快入睡。
中醫按摩專家指出,以上方法長期堅持,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有效促進睡眠,擺脫失眠的煩惱,讓你天天美夢。
4
按三陰交穴
主治: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失眠,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于足內踝高點上3寸(自己的手橫放,約4根手指橫放的寬度),當脛骨內側后緣處。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于脾,受藏于肝,內養于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
5
按涌泉穴
按涌泉穴(足底心前1/3與后2/3等分凹陷處)。臨睡前洗足后,用左手小魚際肌部擦右足涌泉穴,右手小魚際肌擦左足涌泉穴,手貼足心皮膚來回摩擦左右各100次,以足心透熱為佳。
配合中醫治療更理想
艾灸 針灸 耳穴壓豆 中藥熏蒸...
中醫對失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除中藥辨證治療外,常用的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有針刺治療、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
穴位配合使用,可按摩可艾灸,每天需堅持20分鐘,要連續堅持。
針灸治療主要是根據中醫辨證分型,選取相應的臟腑以及相關臟腑的背俞穴,配合特定的治療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耳穴壓豆除了可以運用中醫理論選取穴位外,還可以根據西醫學的全息理論選取部位壓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