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頸椎病越來越低齡化
國內一項對2000例頸椎病患者展開的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頸椎病的人數徒增,30歲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數比例比30歲到50歲的患者高出了22%。
近20年來,頸椎病的高發年齡從55歲,一路跌至39歲,頸椎病越來越低齡化。
02
新醫正骨黃偉治療頸椎病案例
患者:王女士,43歲,因頸部疼痛伴左上肢無力,麻木。曾做核磁示:C5-C6,C6-C7椎間盤突出。
患者不愿手術治療。來我院新醫正骨科就診,黃大夫經過認真全面的檢查后,給予正骨治療。患者經黃大夫手法治療3次后頸部疼痛,左上肢無力消失,麻木減輕。王女士一直進行治療直至癥狀完全消失,恢復健康。
新醫正骨——黃偉 主治醫師
畢業于山西醫學院,運用“坐姿旋轉復位法”的精要,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不斷總結經驗,因人施治,為眾多的骨傷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擅長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小關節紊亂、各種軟組織損傷等。
出診時間:周二、周五全天;周一、周四上午
03
為什么頸椎病低齡化?
長期埋頭工作的人更容易患頸椎病,患上了頸椎病之后會出現頸椎不適,頸背疼痛,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手指發麻,頭暈惡心等明顯癥狀。
除了要在臨床上的治療之外呢,還應該多重視一下平時的預防工作,比如騎車的時候要多抬頭,這樣的動作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平時工作的時候老是低頭埋頭,長時間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頸椎的疼痛,頸椎肌肉的僵硬,如果頸椎血管長期被壓迫的話,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流暢,容易造成頸椎關節的炎癥。
為什么頸椎病低齡化?
總結年輕人患頸椎病人數徒增主要有以下原因:
1:姿勢不對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由于工作原因,IT從業者成了頸椎病高發的職業。躺著看書看電視,睡姿不對、喜歡高枕者也會給頸椎造成壓力,從而誘發頸椎病。
現代人大多會有肩頸疼痛的老毛病,一般來說都是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平時又缺乏鍛煉導致的
填坑大法:避免長時間低頭,抬起頭看一看,經常活動脖子,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游泳、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2:枕頭過高或過低
枕頭是用來枕脖子的。枕頭過高則不能保持頸椎正常的前曲弧度,會加重頸椎負擔,枕頭高度過低容易出現頸肩部酸痛,造成眼瞼和顏面浮腫,出現打鼾的情況,長時間如此易誘發頸椎病!
填坑大法:頸椎病患者可以選擇中間低兩邊高的元寶型枕頭,結頸椎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3:風寒濕因素
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容易產生無菌性炎癥。
填坑大法: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4:頸椎外傷
頸椎病現在已經是很多人的煩惱,使得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而外傷是頸椎病形成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那為什么外傷會造成頸椎病呢?其實外傷與頸椎的慢性退行性改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即兩者都可導致頸部失穩或局部環境改變,而使周圍組織受壓或受到刺激,而形成頸椎病的相關癥狀,稱為外傷型頸椎病。
頸椎外傷,會讓本來己經退化的頸椎間盤損傷加重,甚至直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誘發頸椎病。
填坑大法:避免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睡覺,開車或是坐車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防止頸椎外傷。
04
專家提示
新醫正骨提示您:每天可以抬頭望望天空,在等公車或者排隊時,可以將頭部緩緩抬起,仰望天空,保持15s左右。
要讓頭頸伸到最大的限度,然后軀干向上抬起來,然后慢慢的向下運動,然后再向后向上縮頸運動,反復的運動可以起到很多的舒緩頸椎的作用,也能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多做好預防的工作能夠遠離頸椎病的發生,可以多做一些頸椎病保健操,長期練習能舒緩頸椎的壓力,也能夠減少頸椎病的發生,運動的同時也能過預防頸椎病。
醫
星
醫
院
北京豐臺醫星中西醫結合醫院
醫保定點|專科醫院|無需選擇|無假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