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2368天▲戳上方藍(lán)字關(guān)注
到公眾號回復(fù)「智慧」收獲每日精神食糧
點擊上圖▲讀書明理
|全文共2000字,深度閱讀需8分鐘,受益終生|
《道德經(jīng)》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蓋天地,說盡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辟。
隨便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我們的座右銘,甚至可以說,學(xué)透了背后的道理,可以決定你一生的成敗得失。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才能夠代表自然。
告訴我們,做人要從腳踏實地開始,一步一步力爭上游。
你要走路,先把地看好,腳步站穩(wěn),才不會摔跤,才能抬頭去看方向。
看了方向以后,才知道哪個是正道,哪個不是正道,慢慢養(yǎng)成習(xí)慣,就自然而然了。
老子說: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做任何事情都適可而止,就不至于招來無妄的禍害,這樣你的生命就可以長久。
但是千萬記住,老子這里所講的長久,絕對不是長生不老,而是說你要自然生,自然死。因為你沒有不停地去傷害自己,所以你可以延長生命到你應(yīng)該活的年紀(jì),這是老子所謂長久的意思。
老子最主要的是在告訴我們,做一個人要重本輕末,要重內(nèi)輕外。而我們現(xiàn)在幾乎都是顛倒過來的,都是在追逐末虛的,丟掉實在的、根本的。
現(xiàn)代人欲望太多,處處傷害自己,一有機會就縱欲,而忘記了我們是有生命的,縱欲一定提前死亡。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福是變動的,現(xiàn)在看起來是禍,不久可能發(fā)現(xiàn),原來是福。現(xiàn)在看起來是福,過后才知道說,原來那是禍。
福跟禍?zhǔn)腔ハ嘁栏降模愀究床怀鰜恚δ愕娜嗽瓉硎悄愕馁F人,對你好的人原來是你的仇人。等到你完全明白了,都已經(jīng)過去,挽回不了了。
禍福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關(guān)鍵是看你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
遇到逆境,不要消沉,上帝關(guān)上一扇門,必然會打開一扇窗。遇到順境,不要得意,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方得長久。
老子說: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不為。
學(xué)習(xí)知識,當(dāng)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見聞,使你懂得更多的東西。可是這個時候你就要提醒自己,除了為學(xué)以外還要為道。
就是你每學(xué)一樣?xùn)|西,都要回歸以道,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合天道就去實證,不合天道,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不做。
把學(xué)來的東西篩選,該減少的減少,該忘掉的忘掉,損到你所知道的知識全部都合乎天道,你就會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受寵若驚,受辱若驚,就叫作寵辱若驚。當(dāng)人家突然對你好,或者你突然受辱的時候,內(nèi)心就開始不平靜了,然后很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請問各位:是覺得身體重要,還是人家對你的侮辱重要?是身體重要,還是人家對你的寵愛重要?
別人一寵愛,你就連身體都不要了,勞動自己,拼死了也要回報他,這就是寵愛重要,身體不重要。你認(rèn)為別人的做法令你非常生氣,真的就可能氣死自己,這不是你的身體在受罪嘛!
我們把寵辱看得跟身體同等重要,這是何必呢?一定要記住,不執(zhí)著于寵辱得失,才不會受到誘惑而偏離正道。
老子說:大方無隅,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一般人都說大器晚成,因為他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實際上如果到了道德層次,就根本沒有成不成的觀念,成又怎么樣,不成又怎么樣?
人家說你成,你也不過是成;人家說你沒有成,你還是已經(jīng)成了。
所以不要有這種成不成的觀念,這種人才比較自在,動機很純真,我只是一步一步走,做多少算多少,我也不計較,只要有時間我就繼續(xù)做,終生無慮。
一旦有了功利心,有了目的心,這個人就很容易走偏。現(xiàn)在很多人晚節(jié)不保,就是因為他還是有成的觀念。
因此,不要有成的觀念,不要有早晚的觀念,只要活著就準(zhǔn)備一路走下去,活到老,學(xué)到老,修到老。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貴沒有壞處,我們一再說老天不在乎你有多少錢,因為就算你有很多錢,對老天來說也不過是一點點。
問題在那個“驕”字,人一驕就完蛋了。因為驕者必敗,傲不可長。
中國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驕傲。我們中國人可以很神氣,因為我們有這么好的文化,有這么好的古圣先賢,但是個人不能驕傲。
所以大家從現(xiàn)在開始,絕對不要講驕傲這兩個字。因為富貴而驕,就會自取禍患,就會自找麻煩,就會自取其咎,就會自討苦吃。
《易經(jīng)》里面謙卦從頭到尾都好,就是告訴我們,人千萬不能驕傲。一個人謙,才擁有福氣,一旦驕傲,就麻煩了。
老子說: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只要人有富有的觀念,就說明他很窮。人不窮,怎么會有富的觀念呢?
所以,富不富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觀念,因為富跟窮都是人自己的感覺。
有時候你有一千塊錢,就覺得很富有了;有時候有一個億,反而覺得很窮,這都沒有固定的標(biāo)準(zhǔn),只是人自己的感覺而已。
“知足者富”,其重點不在富,而在知足。
一個內(nèi)心很滿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因為他心中沒有窮,也沒有富,這完全是自己的修養(yǎng)。
老子說: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我們后來傳成“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其實原文是“疏而不失”。“不失”就是沒有一個能逃得了。
你說我律法,我沒有律法;你說我規(guī)定,我沒有規(guī)定;你說我戒律,我更沒有戒律,我就是這樣,你要照做就照做,不照做我也不管你。
天網(wǎng)寬大得不得了,誰都看不見;疏而不漏,天地萬物沒有一個逃得過。
所以,人要憑良心,遵循天理去做事,否則終將自食惡果。如果說只要不違法,你就敢做,這種勇敢其實是害人害己的。
記住,人生到最后,功過不相抵,因果報應(yīng),絲毫不爽。
本文內(nèi)容:曾教授著述匯編
2015年曾教授羅浮山?jīng)_虛古觀前
羅浮論道結(jié)集
▽
點擊下圖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