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不但工作強度大,“待遇”也不好。人們長時間伏案或低頭玩手機,都會對它造成壓力誘發疾病。?
請您閱讀 ?科學“使用”頸椎,遠離疾病困擾
科學認識頸椎
頸椎是脊椎的一部分,人的脊椎骨共有26節,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骶椎1節,尾椎1節。其中,頸椎很容易受傷,因為它的活動度最大,承受的壓力也很大,更容易出現勞損。
作為一枚小編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頸椎病”是很多白領的職業病,一天得連續工作十個小時看著電腦,頸椎會慢慢的堅持不住,最終頸椎病就會“趨虛而入”。
頸椎病愛“潛伏”這些癥狀易忽視
隨著頸椎病的年輕化發展,在辦公室你會看到很多人盯著電腦揉著脖子,甚至發現自己也經常重復這個動作。大多數人都認為頸椎病就是脖子疼,其實頸椎病不單單那么簡單,頸椎病這些隱藏癥狀要注意!
最常見的頸椎病,主要表現在3~6節椎體間,因為這幾節頸椎的主要任務就是頻繁低頭、抬頭。
表現為肩頸疼痛、上下肢麻木、頭痛、頭暈、耳鳴、惡心、心悸等。高強度的“工作量”,很容易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僵硬、放射性疼痛
01
如果你逐漸感覺手指麻木、不再靈活,并伴隨頸部僵硬、放射性疼痛,就要當心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通常的表現癥狀為頸肩部疼痛向上肢放射,引起胳膊和手的疼痛麻木。
頭暈
02
頭暈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癥狀之一。
此外,頸椎病還有些隱形癥狀,如吞咽不暢、視力障礙、血壓升高、心動過速等。經常頭暈的人,建議去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和耳鼻喉科進行檢查。
視力障礙
03
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視力下降、流淚、視野縮小等癥狀,這是因為頸椎病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以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陷有關。
吞咽不暢
04
食管的上端和第六頸椎相鄰,當第六頸椎出現增生,就會壓迫和刺激食管,造成食管周圍炎癥、水腫,在進食時出現吞咽不暢的癥狀。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并且頸肩部會有酸脹疼痛的人,如果出現這種癥狀就要警惕是不是頸椎病了。
步態不穩
05
頸椎疾病可能會壓迫或牽拉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大腦缺血,從而出現頭暈等癥狀,可能會導致患者在轉頭或轉身時突然身體不穩。
新醫正骨治療頸椎病
一直以來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都是很常見的職業病,只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這類疾病的發病原因和患者群發生了變化。
過去的患者多是重體力勞動者,背背扛扛,彎腰抬重物,給腰造成很大負擔。而現在的頸腰椎病多與不良生活習慣有直接關系,目前重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大多數人患病都是因為久坐和長期沉迷于手機不能自拔。
新醫正骨坐姿旋轉復位法,理論依據為“脊椎內外平衡”觀點,以手法治療為其主要特色,但又不同于傳統的按摩,其以“穩、準、輕、巧”的獨特手法,促使患者的頸椎和腰椎的病變部位緩解。
新醫正骨成立于1988年,是醫院特色項目,繼承了我國著名新醫正骨專家馮天有教授創立的治療頸、腰椎疾病的特效方法-“坐姿旋轉復位法”,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損傷綜合癥、脊椎滑脫癥、胸腰椎小關節紊亂癥、臀上皮神經損傷及四肢軟組織損傷等病癥,多年來為眾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糾正不良習慣
不可長時間低頭,避免頸椎生理曲度反向彎曲,工作中需定時休息并進行適度抬頭訓練。
長期面對電腦辦公的人,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每工作1小時應改變姿勢并適當活動,以增強頸部肌肉韌帶的血液供應、增強彈性,避免積累性勞損。
避免長時間玩手機
避免長時間玩手機,看手機時將其拿高一點。
如果需要久坐,應保持頸椎中立,調整電腦顯示器的高度,目光平視,雙肩自然下垂,腰部有支撐。
鍛煉頸部肌肉是防治頸椎病操作性強且最有效的方式,遵循“抗阻力”原則,頸椎應朝著與平時姿勢相反的方向去鍛煉,如飛燕展翅等。
適當增加運動
如果長時間不運動,會導致軟骨組織的營養不良,造成軟骨組織的退化。因此要經常進行鍛煉,如游泳、球類運動、瑜伽等,都有助于保持頸椎的健康。
新醫正骨專家
醫星
北京豐臺醫星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