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刮痧、按摩治療乳腺增生,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為關鍵,通過恢復肝臟的正常疏泄功能,從而調節人體內分泌,達到緩解和治療乳腺增生的目的。
乳腺不健康,痛苦又揪心,乳腺疼痛、腫塊、乳頭溢液、月經失調、擔心乳腺癌變……日夜這樣煎熬,苦不堪言!
那出現乳腺問題該怎么辦呢?
針灸?有點怕!按摩?不太好意思!湯藥?堅持不了!不妨試試中醫外治法——刮痧!
乳腺增生癥在中醫里屬于“乳癖”范疇。乳癖是形容由于氣機不暢,在乳房部出現脹滿疼痛,癥狀表現時緩時劇,疼痛時輕時重等特點。
癖者,痞也,即指痞塊,具體是指乳房出現形狀、大小、數量不等的硬結腫塊。
《外科正宗》則較為詳細地闡述了該病之病因病機:“乳癖乃乳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病,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消長,多由思慮傷脾,憂怒傷肝,郁結即成。”
《瘍科心得集》曰:“乳癖由肝氣不舒郁結而成,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腫消。”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與肝、脾、沖任等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痰、濕、寒等病理因素參與其形成和發展,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肝郁氣滯 ·
中醫認為,乳房位于肝經循行部位,肝藏血,女子以血為用,故乳房之病多與肝密切相關。情志不暢,憂思恚怒,肝氣不疏,氣滯血瘀,經脈不暢,發為本病。其痛多為脹痛。
· 痰濕蘊結 ·
木郁克土,肝強脾弱,脾虛不運;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或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饑飽不勻,損傷脾胃;
致脾不運濕,胃不降濁,痰濁內生,蘊而不去,阻于乳絡、氣血不暢,蘊久為癖。其痛多為困痛。
· 寒凝血瘀 ·
病久氣血兩虛,陽氣不足,寒從中生;或衣著不慎,外寒內侵,著而不去;或嗜食寒涼、損傷中陽,陽損寒生。
“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寒邪不去,血流不暢,血脈凝滯,瘀而為癖,其痛多為冷痛或刺痛。
· 沖任失調 ·
肝腎虧損,脾腎陽虛,氣血不足,致沖任失調,氣血瘀滯或陽虛痰濕內結,經脈阻塞而致乳房結塊、疼痛,其痛多為隱痛。
曾有西醫乳腺科的同學說:“現在臨床過程中,有一些疾病用藥物治療,效果是比較慢的,并且有時候因為各種問題,藥物用起來對病人來講不是很方便。
但是像刮痧這樣的中醫外治的手法,就可方便使用,不受藥物限制,效果也很好,對病人來講是很好的一種治療手段。”
中醫認為,惱怒傷肝可使肝郁氣滯,思慮傷脾可使脾失健運。肝脾兩傷、痰氣互結、淤滯成塊,則發而為乳腺增生。
刮痧、按摩治療乳腺增生,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為關鍵,通過恢復肝臟的正常疏泄功能,從而調節人體內分泌,達到緩解和治療乳腺增生的目的。
刮痧的作用區——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皮膚居于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機體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
當機體衛外功能失常時,病邪可通過皮部深入絡脈、經脈以至臟腑。
“皮者,脈之部也,邪客于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于絡脈;絡脈滿則注入經脈,經脈滿則入舍于臟腑也。”
外界對身體的影響,是一層層深入的,從皮毛到肉、再筋、再骨。那么治療的時候也是一樣,刮痧推動氣血將病氣一層層從內往外推出來。
同時刮痧可將表皮下經絡瘀堵的地方通過外力調通,以通為用,以通為補,使氣血流通從而使經絡臟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復平衡。
1 可先刮背部膀胱經。從膈俞穴開始,并點按這個穴位。它可以活血通脈、緩解膈肌痙攣;并一直刮至膽俞穴,清熱化濕;
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有個膏盲穴,刮拭和點按這個穴位,可以調和全身氣血,能起到藥力所起不到的作用。
2 刮拭膽經上的肩井穴可以提升氣血,對治療乳腺疾患大有益處。
3 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是小腸經的天宗穴,也是治療“乳癰”等乳腺增生的奇穴之一。
4 胸部中線是任脈的通道,是“陰脈”之海,也是治療婦科病的經絡。
其中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膻中穴是個“消氣穴”,心里不舒服的時候就用手指按按這里,心情就會舒暢許多。
乳腺增生在中醫看來其實就是“氣疙瘩”,一生氣,氣上來了,血上不來,停滯在胸部,慢慢就增生了。所以,乳腺增生最怕生氣!
5 阿是穴:乳腺增生局部痛點。即是“哪疼刮哪”,先輕后重,點按、刮痧相結合。
6 乳腺增生還要刮拭肝經上的期門穴;緩解肝氣郁結、治療“乳癰”。
7 如乳腺增生疼痛時,可在胸側部腋下中線、足少陽膽經上,與乳頭(躺下取平)在同一肋骨間隙處,有個淵腋穴和靠前一寸的輒筋穴。
這兩個穴位也堪稱是調理乳腺增生的“絕穴”。可用拇指點按推拿該穴(從淵腋向前推到輒筋)約36次左右,把濁氣推開。
或感到心里“咯噔”一下時,就會覺得胸不那么疼了,結節也小了。
8 下肢脾經上有個血海穴,稱作人體“血的海洋”,這是婦科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它能通治各種與血有關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貧血、血不下行,都可選用這個穴位。
氣血不通所致的乳腺增生,經常刮拭和點按,就會疏通經絡,使氣血暢通。
9 刮拭和點按肝經上的太沖穴,可平肝潛陽,行氣解郁,清肝火。乳腺增生多由肝火太旺、好生氣帶來氣滯或氣逆,所以生氣的人必須消氣方為治病治本。
1 刮痧使毛孔開泄,因此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否則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僅影響療效,更易引發新的疾病,得不償失。
2 刮痧后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手腳,如遇雨天不要立刻外出,3小時內不要洗澡或直接吹空調。
3 刮痧過程中如見暈刮(癥見面色?白,冷汗不止,吐或欲瀉或暈,脈微弱)應立刻停刮,速讓患者平臥,頭低足稍位高,休息片刻,飲一杯溫開水即可緩解。
若尚未恢復,可速挑刮水溝,刮百會,點按內關、涌泉、刮膻中等,以促使其恢復。
4 刮痧后1-2天內所刮部位出現疼痛感(但不劇烈),或有蟲行感,局部出現風疹塊樣變化,均屬正常反應。
5 注意刮痧并不是使用蠻力,刮痧不當反而傷害氣血,經過專業學習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刮痧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