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網絡上突然傳出消息,曾在《鄉村愛情》中出演技術員一角的演員劉宇去世。記者從劉宇的朋友李犇處證實,劉宇平常身體健康,因突發心梗于5月27日上午在其沈陽家中去世,年僅38歲。
演員劉宇
三甲注意到,導致劉宇去世的心梗,曾把多位名人“帶走”。
2019年9月3日凌晨,北京人藝演員、導演班贊突發心梗去世,年僅41歲。
2019年11月6日,演員程思寒因心梗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
2019年12月5日,演員楊洪武因突發心梗離世,年僅58歲。在此之前,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我愛我家》編劇梁左、笑星高秀敏等都是被心梗奪走生命。
心梗作為一種高致死率的兇險疾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就沒什么概念,這也導致很多人對這種病一知半解,或是知之甚少,而一旦意外哪天降臨,就給家庭和個人造成無法挽回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今天,三甲就詳細給大家科普一下。
很多人認為心梗發作時就會出現胸痛,沒錯,這確實是心梗的典型癥狀。這種典型癥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心絞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一般來說,胸痛持續20分鐘如果還不緩解的話,就要高度懷疑心梗了,超過5分鐘就要警惕。
但是很多人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心梗也有許多非典型癥狀,這些非典型癥狀經常“瞞天過海”釀就了無數人間悲劇。下面三甲說一個病例,可能感受更直觀一些。
張先生今年40歲,半個月前到南京洽談生意。事發前一周,與他同行的家人聽他抱怨說自己左肩疼痛,而且還出現一陣陣的鈍痛。以為是頸椎病犯了,加之身在外地,為了省事,張先生就到賓館附近的小診所按摩了幾次,然而肩痛不見緩解。沒過多久后的一個下午,正在忙碌的張先生突然暈倒在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慌亂的家人趕緊撥打了120,將他送到醫院急救。
“由于事發在院外,現場又沒有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治,等到患者被120急救車送到醫院,人已經不行了?!碑斕熘蛋嗟尼t師說,張先生入院時瞳孔散大,心臟停跳,沒有任何生命跡象,醫護人員立即投入搶救,采取了包括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注射腎上腺素在內的一系列復蘇措施,前后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卻依然沒能挽回患者年輕的生命。
張先生的家人怎么也想不通,平素身體素質較好的張先生為何會遭遇猝死?醫生分析,患者猝死很可能與心梗有關。張先生床邊肌鈣蛋白檢測結果為0.46ng/ml,而正常值是0.023ng/ml,足足高了20倍,意味著心臟受損。另外事發前患者左肩持續疼痛,可能就是以肩痛為主要疼痛點的不典型心梗癥狀。
通過這個病例,三甲想告訴大家,很多人誤以為只有胸悶、胸痛才是心肌梗死,其實不然,臨床上有30%的心肌梗死患者癥狀并不典型,容易誤診。心梗不典型癥狀包括牙痛,上肢、左肩疼痛,上腹部劇烈疼痛、惡心嘔吐,出冷汗等。
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患者都有胸痛癥狀,有一種臨床癥狀不明顯的心梗,醫學上稱為無痛性心梗。比如患者在活動過后或情緒激動時出現胸悶憋氣,休息之后就緩解了,這種短暫的不適可能就是無痛性心梗的癥狀,它往往被忽視而沒有采取治療措施。個“隱形殺手”將導致血管堵塞越來越嚴重,逐步引起心肌缺血、心衰,甚至死亡。總結一下,心梗來臨時,4種身體求救信號,大家一定要知道。
1. 腹痛。上腹痛為主要表現。老年人如果在上腹痛的同時伴有呼吸困難、發紺(皮膚、手指、嘴唇等處顏色發青)、心律不齊等,需要去考慮到急性心梗的可能。也有一些癥狀表現在腸胃道上。
2. 牙痛、下頜痛、頸肩痛。由心臟疾病引起的牙痛,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牙痛”,常表現為牙痛劇烈,但疼痛部位不確切,且服用止痛藥不能緩解,頸部放射痛或者胸背部刺痛也常有發生。患者如伴大汗、面色蒼白、瀕死感,應警惕急性心梗。
3. 心悸、憋氣。無痛性心梗多見于老年人,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心梗發生時,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心悸、憋氣、低血壓、休克等。主要原因為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植物神經功能減退,疼痛敏感性差。
4. 頭暈頭痛。以神經癥狀為首發表現,患者會伴有頭暈頭痛、肢體癱瘓或突然意識喪失、抽搐等類似腦卒中的臨床表現,這種情況下也不應忽略心梗的可能。
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僅3萬獲得及時救治,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許多人將冬季看做是心梗的高危季節,其實在炎熱的夏季,心肌梗死并不少見,醫院急診室里心肌梗死患者數量會猛增。
這是因為夏天天氣炎熱,體能消耗較大,身體就會大量出汗,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就會導致身體缺水,讓血液變得比較濃稠,對于一些冠心病患者來說,就會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不足而出現心絞痛,心絞痛在發生的時候如果嚴重就會導致急性心梗的出現。
另外天氣悶熱,休息不好,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也是導致心肌缺血加重的原因。此外,高溫下吃冷飲或冰冷食物,血管受冷突然收縮,也容易誘發心梗。
還有很多人認為心梗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年輕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心梗發作時該怎么辦?這是三甲今天要說的重點。心梗的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后的2個小時內。一旦出現血管阻塞,大約30分鐘心肌就會開始壞死。在發病期間,越早打開阻塞的血管,救治的幾率就越大。如果發現家人、朋友突發急性心梗,應該保持鎮定,實施急救:
1.撥打120:盡快與醫院、急救中心聯系,請醫生速來搶救或送醫院救治。
2.就地平臥:立即讓患者就地平臥,雙腳稍微抬高,嚴禁搬動,因為任何搬動都會增加心臟負擔,危及患者生命。
3.鎮靜:如有家用常備藥箱,立即讓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同時口服1-2片安定片,幫助患者鎮靜。另外還要重點提醒的是,在使用硝酸甘油前,給患者測個血壓。服藥之前,患者血壓若已經低于90/60mmHg,或者雖然比這個值高,但明顯比平時的血壓低,這時就不要用硝酸甘油。
4.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如患者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至醫生到來(關于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現場學習操作視頻,三甲曾發布過多次,有需要的朋友可長按文末二維碼關注三甲傳真后,進入歷史文章頁面進行搜索觀看)。
如何預防心梗?大量吸煙、經常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危險因素,是這種病的“隱形殺手”。
長期食用高能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容易產生斑塊附著于血管壁,使血管腔變得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產生心絞痛癥狀。如果斑塊突然破裂,會造成急性的血管堵塞,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急性心肌梗死。斑塊是悄無聲息地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斑塊破裂出現相關癥狀之前,約有9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斑塊。
其次長期熬夜勞累,也是導致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
此外,吸煙是引發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的誘因。有研究表明,吸煙可使冠心病發病年齡提早10年,每日吸1-5支煙,心梗的風險增加40%;每日吸1-2包煙,心梗風險增加6-8倍。
所以,三甲希望大家都能夠去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早期篩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勞累時也不要馬上洗澡,休息一會兒恢復一定體力后再洗,也可在浴室里放個小板凳,坐著洗澡,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若發生類似心肌梗死的征兆,如胸悶、胸痛、心悸、惡心、心慌、氣短、乏力、頭暈、腹脹等,應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進行休息。若癥狀持續不緩解,則應馬上前往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