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慣將銀行工作,與穩定、體面劃上等號,卻鮮少看到身處其中的焦灼。數字化轉型下的銀行業,個人如同一顆螺絲釘,被財富機器吞沒并耗盡。于是,銀行的年輕人辭職成了一場小型的網絡運動。
開往廣州城中村的早高峰地鐵,是淡淡的脂粉味。陶子被人群包裹著走出站,路過一個大型菜市場,滲入空氣的魚腥味和肉禽味撲面而來。銀行網點的營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陶子通常提前半小時到,柜臺玻璃短暫阻隔了外面的市井味兒。
晨會結束,顧客涌進來,氣味又恢復了。來辦業務的大多是市場里做小本生意的人,遞到陶子手里的錢卷了邊,散發出酸臭味。陶子覺得這個味道像冬天不洗澡的人,悶在幾層厚衣服里,一陣陣飄出來的。數錢時,紙幣上的油污黏膩地糊在陶子手指上,一個上午,指尖就由黃變黑。
每天早晨都要擦一遍的點鈔機,到了下午又蒙上一層灰,打開機器后,里面殘留著豬肉、魚鱗、面包渣。疫情期間,銀行才允許柜員戴上口罩和手套,氣味并未減輕多少,但好歹擋住了灰塵。早就戒掉油炸食品的陶子,發現自己的慢性咽炎得到了緩解。
下班后,陶子走進一家沙縣小吃,填飽肚子后,掃碼支付——數了一天錢,她不想再碰現金了。穿過路邊攤的煙火氣,擠進回程地鐵的汗味里,又一個難熬的工作日結束了。
這是陶子在銀行工作的第7年。畢業后,陶子先做了兩年柜員,中途調崗做了半年客戶經理和一年理財經理,由于性格內向、不擅長營銷,她的業績不理想,最后還是回到了柜臺。辭職的念頭在腦中盤旋了三年,揮之不去。
父母眼中體面穩定的工作,在許多跟陶子一樣的柜員看來,這份職業的體驗并非如此。
銀行營業部有著嚴苛的工作流程和接待禮儀。大堂經理和柜員的一言一行,都在無死角的監控下進行。陶子記得,一位同事曾被處分,原因是事后監督部門在監控里看到,她跟顧客說“您好”、舉手示意時,五指沒有并攏。
在這種最嚴格的監視下,陶子像是被鎖在工位上,一旦坐下,就無法輕易離開。長期憋尿造成的腎結石,成為柜員們的職業病。遇到客流量大的時候,陶子幾乎一整天碰不了水杯。在沒有顧客的間隙,陶子才能豎起“暫停服務”的牌子去喝水,起身前務必整理桌面,將電腦黑屏、箱子上鎖,最后擺正椅子。
即使沒有顧客來辦業務,也不代表可以長時間離開柜臺。柜員身上背著存款指標和信用卡任務,若行長來巡視,看到陶子手頭沒事情,會提醒她:“你這么有空,不如去打幾個電話?!?/span>
神經高度緊繃的同時,陶子還得為客戶提供情緒價值??蛻襞抨牭染昧藭R人,沒帶身份證會責怪陶子不懂變通,質問“社??ㄔ趺淳筒恍辛耍俊?/span>
柜臺窗口旁的投訴電話,似乎賦予了客戶刁難柜員的權力。柜員盧卡曾被一位男顧客投訴,理由是盧卡上廁所回來后沒有向他道歉。還有一次,一位30多歲的女顧客要辦理的業務更新了,盧卡說“我幫您確認一下”,女顧客不耐煩了,吼道:“你要是不會就滾蛋!”
陶子覺得,從事面向大眾的服務工作,只能忍耐。擠不出微笑的時候,面無表情是她唯一的反抗方式。當陶子去醫院、餐廳等場所,遇到態度不好的醫生、服務員時,比當柜員前多了一份同理心。
去年有段時間,陶子發現辦公室多了一種氣味。同事王姐帶了個小燉鍋熬中藥,一天三頓少不得。王姐還有三年就退休了,她給大家看過體檢報告,陶子瞥到乳腺囊腫、腎結石、抑郁等字眼。陶子不知道,王姐的七八種病,有多少是在工作中憋出來的。但她發現30歲的自己,有了一些病癥的初兆。
王姐此前請過一年的病假,行長點名她幾次后默許了中藥的味道。陶子第一次理解了父母在意的“穩定”。疫情下,許多企業發不出工資,但銀行不會拖欠薪資,更不會輕易開除一個老員工。
穩定的背面,是長久累積的痼疾。七年來,陶子很少有成就感。數錢,可以交給機器;打字算數,初高中學歷就能做;接運鈔箱,論力氣比不過安保。從瑣碎又機械的工作流程中醒來,陶子發現這些事甚至不算腦力勞動,不用主動思考與創新,時間久了,自己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銀行業的發展,是伴隨著數字化轉型和技術升級的。四大行從2015年開始,實行網點智能化升級,鋪設智能柜臺的結果是削減6.92萬柜員。
王姐是“幸運”的,但陶子不想成為王姐。
曾有年長的同事勸陶子找個人結婚,在廣州安定下來。陶子不明白,結婚又能給當下生活帶來什么轉機,同事說:“結婚了就好安心做柜員啊。”陶子聽了背脊發涼。
據銀監會2015年年報,銀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80萬人。涌入銀行的年輕人,獲得了一份工作,卻找不到群體歸屬感。一項樣本數為124萬的統計顯示,年齡在40歲以上的銀行從業者占比51.4%,30歲以下的僅28.7%。
銀行大堂和柜臺,是最容易看見員工年齡差距的地方。五年前,剛畢業的小姝進入家鄉省會的銀行做柜員。小姝所在的支行,每個月要開一次全體會議。小姝發現,會前十分鐘和中場休息時,行里的中層領導比新人更散漫。嚴肅的業務培訓,變成了一個婚姻探討會——如何制服老公和婆婆、如何用理財背著另一半攢私房錢。
私底下,前輩柜員會對小姝進行思想灌輸。頭一天的話題還是“老公靠不住,錢要握在自己手里”,第二天又成了“日子要好好過,和老公和睦相處”。這種分裂,帶給小姝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她擔心自己在這個地方,努力做到管理層,不愁收入,眼界卻窄了。
離開要趁早。小姝從家鄉飛到了廈門,新公司在海邊一棟三層別墅里。從銀行跳槽到內容行業,工資被砍到了三分之一,但她找到了有共同話題的同事和領導。那年萬圣節,公司團建活動是沙灘自助燒烤。小姝站在溫熱的咸味海風里開啤酒,抵著瓶蓋的手指隱隱作痛,她想起銀行數錢的日子,慶幸已經遠離。
被困在原地的陶子,近兩年在銀行內部尋找過出路。英語專業出身,她只能將選擇范圍縮小,競聘沒有硬性專業要求的崗位,比如總行秘書、客戶經理??晒P試順利通過后,總是過不了面試這一關。
陶子陷入了自我懷疑:“我好差勁,別人都升職了,只有我一直是個柜員?!碑斔龑⑦@些苦惱講給父母聽,父親質問她:“你這孩子怎么吃不了苦?”得到的回應將痛苦升級,她不再指望父母理解,轉而向朋友傾訴。
“我想辭職?!?/span>
不贊同的聲音仍是大多數?!澳氵@個水平,去企業哪有這么高工資?”“現在經濟形勢不好,銀行挺不錯的?!薄澳闳テ髽I做不好,可不會像銀行這樣養著你。”
直到一次偶然,陶子在微博上發現了一個超話“今天你從銀行辭職了嗎”。她詫異一個關于辭職的話題,在行業類超話中,與“兼職”、“CPA打卡”一起排到前十位。這里發帖數過萬,有1.5萬人關注,他們互稱“獄友”。超話主持人在置頂微博中形容這是“銀行辭職狗的避難所”。
翻閱了超話里的貼子后,陶子才發現,這些人和她經歷著相似的職場困境。獲得升職機會和果敢辭職的人是少數,她不是唯一被落下的。陶子在這里找到了同類,開始發帖記錄。
搭地鐵去總行考試的那天,陶子被“城里”的下班族包圍,“他們的臉上也有疲累,但精神充盈,外表體面,迎面走來的幾個女孩子,討論著什么咯咯笑出了聲”。一想到第二天要回到城中村,繼續面對沒有活力的同事與充滿戾氣的中老年客戶,陶子寫下了內心的祈禱:“真想在這里停留得久一點,最好是永遠不再回去?!?/span>
微博發出后,幾位“獄友”回復道:“完全寫出了我的心聲。”
“今天你從銀行辭職了嗎?”這個問題每天都在敲打著超話參與者的心。
有人每天都來這里打卡,在自問自答中釋放負面情緒。離開了就是一場勝利,有人工作半年多,離職前付了一萬五的違約金,“全賠進去了,但能買來自由,我樂意?!辈桓逸p易辭職的人,大多是因為暫未找到方向。
今年5月,奈奈成了超話里最受矚目的人。
這是奈奈第一次在超話里發帖,她向“獄友”們分享了辭職的好消息。在其他人擔心疫情下不好找工作時,奈奈的工資漲了一倍,但她還是選擇從銀行裸辭。這個決定,是她送給自己的25歲生日禮物。
算上實習,奈奈在銀行工作了5年。畢業前,奈奈聽從父母的建議報考了本地的銀行。當時也算是擠破了頭,奈奈本科專業是會計,與她競爭同一客戶經理崗位的,是金融、經濟專業的研究生或有雙學位的本科生。
入職后,奈奈負責對公業務。比起在營業廳工作的同事,業務部門的好處是薪資高。高強度的忙,打破了奈奈對這份工作的想象。
部門似乎永遠在缺人。第一年,奈奈是職場新人心態,見活兒就主動干,受到了領導賞識。能者多勞,后來領導總是將最緊急的貸款業務交給她。長期加班的回報是漲薪,但計算時薪,實際上是一份工資做了兩到三個人的事情。當年假都請不下來時,奈奈意識到不對勁了。
工作徹底入侵了奈奈的生活。和朋友約好吃晚飯,奈奈經常在下班前又收到了新的報表,臨時變卦。后來干脆將聚會定為晚上十點吃宵夜,奈奈穿著銀行工作服匆匆趕到,和精心打扮的朋友格格不入。工作太累,奈奈更沒有余力認識異性,她認為愛情需要相處,可擠不出時間去經營一段感情。
痛哭一場后,奈奈向領導申請換部門,離開最忙的業務部。領導拒絕了她,理由是“人手不夠,你再等等”。領導沒有告訴她具體的期限,但沒過多久,同部門一位同事因工作失誤,被調到奈奈想去的“清閑”崗位。這讓奈奈感到委屈,她開始懷疑拼命努力的意義。
奈奈決定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今年年初,她開始計劃離職,再干一年就回歸本專業,從事會計。她權衡好了利弊,雖然薪水會降低,但付出與回報相對透明,等有了工作經驗,再繼續考注冊會計師。
突發的疫情打亂了奈奈的計劃。正月初十,周邊商圈還在等待復工,奈奈和同事就回到了崗位上。受疫情影響,現金流斷裂、還貸困難的企業,需要銀行業務部按相關扶持政策及時處理。奈奈的責任心又冒了上來,頂著被感染的風險,加班到凌晨。晚上回家時,路上只有她一個人。
三月底,奈奈的心臟突然跳得很快,喘不過氣,醫生建議她注意休息。五一假期將近,她安慰自己,放幾天假就好了。可沒想到,領導在通知她漲薪的同時,下發了五一加班的任務。
“這樣根本到不了頭?!蹦文握较蝾I導提出離職。離職那天,她和相熟的同事告別。91年的同事,背著房貸和育兒壓力,辭職的念頭一次次被壓下,她很羨慕奈奈的勇氣。
在奈奈離職的微博評論里,有祝福和傾訴,更多的是來向她尋求建議。奈奈不認為裸辭適用于所有人,她冷靜答復網友,“真的不開心,就不要勉強自己了”,但如果有家庭負擔和經濟壓力,就抓緊找工作,并且能接受短期內收入不高。
陶子也是被奈奈鼓舞的人。她告訴自己:任何選擇都要付出代價,如果不愿意放棄穩定,不過是在作繭自縛。
最近,陶子開始從其他行業找方向,上求職課,投遞英語編輯崗位。她想象過好幾種慶祝辭職的方式,其中最刺激的版本,是燒掉所有工作服——六件襯衣、三條長褲、兩件外套和柜員沒有機會穿的半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