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風?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慢性代謝紊亂疾病。主要臨床特點是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癥以及反復發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等。痛風常累及腎臟而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
羅某某,男,44歲,江西南昌人,身體肥胖,因工作原因,常年灑水不斷,葷腥常吃,患高血壓痛風血脂高多年,醫院處方開,厄貝沙坦氨氯地平秋水仙堿血塞通片等已服2年,因7月中旬外地朋友來訪,打了二夜麻將和喝了冰脾酒致痛風又發作,右腳趾跖關節紅腫疼痛,在社區門診點滴二天抗生素病情無明顯效果,遂由朋友介紹于19年7月26日來門診用中藥來治療。
刻診見體形高大肥胖,面部皮膚紅光油膩,右腳趾跖關節紅腫而觸之有熱感且疼痛難忍,活動后患處關節疼痛明顯,大便不暢,肛門覺熱,小便黃短赤,舌白膩,脈浮弦。 此痛風病乃濕熱下注,阻滯經絡而致急性痛風發作。一診疏方十劑如下,麻黃15g 連翹30g 杏仁15g 赤小豆60g 大棗12枚 生姜 30g桑白皮15克,炙甘草10克 乳香 15g 沒藥 15g 銀花藤120g 薏米80g 蒼術 20g 2丑 30g 生地 60g 大黃[后下]15g。同時外敷用藥 , 生乳香生沒藥各15g大黃50g生梔子60g硫酸鎂150g冰片6g芒硝150g。
痛風急性發作期臨床表現紅腫熱痛多屬于“熱痹”范疇,而大部分患者多發于形體肥胖者,大凡肥胖者脾虛,加之膏粱厚味,脾虛運化不利,代謝失常,聚濕生痰,脾虛不能疏土,濕濁內停,代謝產物蓄積,留注四肢關節。同時痛風亦好發中、老年人,腎氣漸虛,易外邪侵襲,加之腎虛水液代謝失調,瘀滯氣血不行,脾、肝、腎功能低下,水津輸布氣血運行失常,生痰生瘀,痰瘀交結,而體內生理病理產物又不能及時排出,造成濁氣堆積,蓄積體內,滯結筋骨,凝滯經絡而發痛風。
很多患者急性期發作用激素等西藥具有嚴重的胃腸道副作用,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身影響。故很多患者常常望而興嘆,這個時候中醫顯的尤為重要,中醫中藥治療痛風等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優勢,臨床辨證用藥準確很多可以達到一劑知,二劑己之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