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癢,受不了,癢死我了!”診室里,趙大爺邊抱怨邊撓癢,整個人坐立難安。
“看你這情況,可能不是皮膚癢,而是體內長了腫瘤,得進一步檢查看看,不能大意。”
“醫生,怎么回事,我這不就是普通的皮膚瘙癢嗎,你給我開點藥就行,怎么會是腫瘤?”
原來,最近幾個星期,趙大爺都被皮膚瘙癢搞得徹夜難眠,翻來覆去,搞得老伴兒也睡不好。這幾天尤為強烈,由于抓撓,趙大爺的脖子上出現了很多白色皮屑,有的地方摳得比較多,還有血珠滲透,然而即便這樣使勁兒抓撓,依舊止不住癢。
無奈,趙大爺只好來到醫院檢查,結果卻被醫生提醒,要小心腫瘤的可能。
人類生存在自然環境之中,皮膚是人類的第一層“天然保護”,它也不可避免地會被人體內部的因素和外界環境的變化所影響,從而引起瘙癢的感覺。瘙癢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感覺,一些體質敏感的人更是將皮膚瘙癢當作家常便飯,但是你知道嗎?皮膚瘙癢也有不同的類型。
瘙癢是人體皮膚在受到刺激后,感覺不適,想要消除這種異樣的具有一定主觀性的自我感受。患者皮膚瘙癢后,通常會產生強烈的抓撓欲望,引起瘙癢的原因可能是皮膚病變、系統疾病,也可能是心因性疾病引發的不良感受。
當瘙癢癥狀持續時,會對患者的情緒、睡眠質量和其它等多方面造成打擊。在臨床治療中,將持續6周的瘙癢癥狀判定為慢性瘙癢。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瘙癢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病理性的“干癢”,常出現在老年群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皮脂腺、汗腺分泌能力下降,身體的水分流失和角質層的干燥導致了皮膚掉皮的現象。在采用護膚、補水措施后會有適當緩解。
另一種則是和疾病有關的“濕癢”,這種癥狀的患者皮膚表面毫無異樣,看起來很健康,因此很容易被忽視。臨床上常見會導致瘙癢的疾病有肝腎功能異常、血糖過高、外陰肛周潮悶。
1、肝腎功能異常
由于肝腎功能不全,患者體內的代謝受到影響,有毒物質無法排出,積累在人體內就會到達皮膚,產生刺激。這種癥狀皮膚雖然沒有破損,但是皮膚狀態、顏色等都可能出現異常,所以可以從外表有所觀察。
2、血糖過高
血糖升高對皮膚內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影響了感覺功能,因此才有了瘙癢感,一般皮膚表面光滑如常。
3、外陰肛周潮濕
外陰肛周最容易積累汗液,也容易藏污納垢,如果不注意衛生,就很容易因局部不潔引發瘙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體內生長腫瘤也會引起皮膚異常瘙癢,研究發現,癌癥患者中全身瘙癢的病發率高達27.1%,一些特殊癌癥甚至超出平均值,比如:結腸癌瘙癢癥狀有30%的發生率、卵巢癌也高達28%。
腫瘤之所以會引發皮膚瘙癢,一方面是有的腫瘤本身會引起皮膚病變,如紅斑、瘙癢、發黑等,另一方面腫瘤生長于人體內部,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分泌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如組織胺、蛋白質分解酶等,這些物質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皮膚就會產生刺激,從而引發瘙癢。
臨床治療發現,和一般的皮膚瘙癢相比,腫瘤引起的瘙癢往往是突然出現的頑固性癥狀,和外界因素無關,患者自身難以抵抗,除了治療腫瘤的特效藥,一般的藥物也難以見效。
1、肛門瘙癢
雖然肛門瘙癢可能是由于過敏、刺激性食物、股蘚、痔瘡等等因素導致,但是要注意,若肛門出現長期頻繁瘙癢、潰瘍、藥物無法緩解等情況,則需警惕是癌細胞在“搞鬼”。因為直腸癌細胞分泌的組織胺、蛋白內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在被排泄物帶到肛周附近時,會對肛周皮膚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引起肛門瘙癢。
調查數據顯示,50%的直腸癌患者都有肛門瘙癢癥狀。臨床診斷可以通過指檢、腸鏡(彩色超導光電子腸鏡)等方式篩查。
2、外陰瘙癢
外陰瘙癢可能由陰虱、陰道滴蟲病、念珠菌感染等疾病引起,但是排除以上原因,長期外陰瘙癢也可能是外陰癌的典型癥狀。
外陰癌早期癥狀僅有外陰瘙癢、贅生物和結節3種,在女性全身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也僅1%,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僅占3-5%,發病率和癥狀都很容易被人忽略,因此誤診概率極大。
臨床診斷只能采用病理組織學檢查。
3、頸部瘙癢
頸部瘙癢可能和甲狀腺癌、淋巴癌有關。如果脖子皮膚表面無異樣,瘙癢持續10-20年,用藥無效,還長出小腫塊,那就要高度警惕了。這是因為人的脖子由頸椎、淋巴和甲狀腺組成,當腫瘤生長于甲狀腺或淋巴,就會形成腫塊,而腫瘤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隨著血液循環到達頸部皮膚也會引起瘙癢。
4、乳房瘙癢
乳房瘙癢最常見的原因是特應性皮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濕疹,但也可能和癌癥有關。乳腺癌中有一種較為罕見的乳腺濕疹樣癌,會引起患者乳房皮膚脫屑、乳頭和乳暈灼熱瘙癢,這種情況下,治療過敏和濕疹的藥物2周不見效,就要高度警惕乳腺癌了。
此外,諸如肝癌、腎癌、結腸癌等惡性腫瘤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因此當自己無法判斷是否為皮膚問題或疾病問題導致的皮膚瘙癢時,建議及時前往專科醫院進行辨別。
除了病理性的瘙癢要給予專業性的治療外,日常中非病理性瘙癢也會對患者的身體、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異常,如何盡量避免刺激皮膚,防止瘙癢發生十分重要。以下3點建議或許能幫到你:
1、飲食清淡不刺激
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頻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盡量葷素搭配好,做到營養均衡。
2、保濕護膚不能少
平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對皮膚要做好防護和保濕,尤其是進行戶外活動時,根據環境和天氣選擇不同的護膚方式,比如:天氣晴朗要注意防曬、粉塵較多要注意防塵。
提醒:護膚最好采用油脂含量較高的產品,保濕效果最好,防曬除了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帽等工具也可以起到效果。
3、洗澡不宜過頻
洗澡頻率不宜過高,否則會破壞皮膚天然的屏障,一般一天一洗,無外出或天氣較冷可以2-3天洗一次即可,洗澡使用的沐浴露、肥皂、香皂等也不建議使用堿性較高的,否則可能沖走體表大部分油脂,造成過度清潔。
提示:洗澡時水溫也切勿過高,泡澡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即可。
皮膚瘙癢在很多人眼中,只是很小的癥狀,不值一提,殊不知這小小的征兆也可能是癌癥的試探,一旦放松警惕,就會給病魔可趁之機。
由此可見,在生活中,人們要重視起皮膚癥狀,做好早篩和早治。人類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皮膚是人體抵御外界危險因素的有效武器,一旦皮膚受損,人體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因此想要保護健康,就一定要重視皮膚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