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發聲通道的最后一個器官。從發音角度去看,口腔有兩大功能:一是作為共鳴器官,它與其他共鳴器官緊密配合,可使喉原音得到擴大和美化。二是作為咬字器官,能標準化地制造出人類的各種字音。
相比起歌唱和戲曲等以唱為主的人類藝術來,口腔對演講、相聲等語言藝術更加重要。因為語言藝術對吐字的要求比較高,比如準確、清晰、圓潤、集中、流暢等。假如沒有口腔有序的調控和配合,任何字音都無從談起。假如脫離了吐字的要求,聲音再美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在這里把“口腔”部分從語音體系中抽離出來單獨講解,目的就在于強調口腔在造字過程中的重要性,以便引起演講初學者對口腔機能訓練的重視。
喉部所發出的喉原音,經咽腔到達口腔后,在口腔內受到各種節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這個過程就叫咬字,而那些對聲音起節制作用的各個部位就叫咬字器官。
咬字器官包括雙唇、上下齒、舌、硬腭和軟腭等。語言藝術家的實踐證明:想要字音吐得清晰而優美,依賴的就是這些咬字器官的有機配合,而它們之間的配合要領有如下三點:
1、打開口腔
打開口腔就是要求比平時說話的口腔開度更大一些。當然,此時的打開口腔并不等于平時的張大嘴巴。平時張大嘴時,口腔是“前大后小”型,實際上是前開后不可;而吐字的要求是前口腔和后口腔都必須打開,呈“前大后大”型,也就是上腭用力上抬,下頜完全放松。而這一要求是通過 “提顴肌、打牙關、挺軟腭、松下巴”四個動作來實現的。
首先是提顴肌,提顴肌是提起上腭的前部動作。提顴肌是利用顴肌向外上方提的力量和上唇向中間撮合的力量來對唇形的微細變化進行控制。當顴肌用力向上提起時,口腔前上部稍微展寬,同時雙唇也開始貼緊牙齒,而唇齒相依使得雙唇有了堅實的依托,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
提顴肌的目的在于獲取清晰、明亮、又有色彩的音色。
提顴肌可以用微笑的動作來體會,也可以用開大口同時展開鼻翼的方法來體會。
其次是打牙關,打牙關屬于提起上腭的中部動作。打牙關指的是撐開雙側的后槽牙,使后槽牙始終保持向上提的狀態,而上下槽牙之間仿佛由于含著彈性東西并保持著一定距離的樣子。
打開牙關的目的是豐富口腔的共鳴,將咬字位置調整得適中有力,使字音在口腔里能“站起來”。
打牙關可用啃蘋果的感覺來體會。
再次是挺軟腭,挺軟腭是提起上腭的后部動作。平時不說話時,軟腭是向下自然垂著的,用舌尖后舔可感覺到它的存在;說話時,它會隨著吐字的需要而提起和放下。但在這里,由于藝術語言發聲的需要就得將它“挺”起來,使口腔后部呈倒置的桃形。
挺軟腭的作用有:加大口腔后部空間,改善音色;縮小鼻咽入口,避免聲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化音的現象。
挺軟腭可用夸張的吸氣和“半打哈欠”的方法來體會。
最后是松下巴,松下巴就是讓下巴處于放松的狀態。咬字的時候,力量主要集中在上腭,而下巴處于從動的狀態。當下巴內收時,下巴就能得到完全放松。
松下巴的作用比起上腭來作用更大一下,因為只要下巴放松了,口腔就可以明顯地打開了。
松下巴可用“牙疼時說話”的感覺來體會。
2、力量集中
口腔打開之后,就到真正的咬字了,但咬字更需要各個咬字器官的緊密配合。比如,字音集中首先依賴的就是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
那怎么做才能讓咬字器官的力量更加集中呢?主要體現在唇、舌力量的集中上。
首先,唇的力量必須集中在上唇的中央三分之一段,這樣,唇部才能保持較強的收撮力,做到彈動輕快、出字有力。
其次,舌的力量必須集中在舌體的前后縱線上,這樣,在打開口腔的前提下,舌頭才能夠靈活又有力地構字。
3、字著前腭
口腔打開之后就到咬字,咬字之后就到出字。但在這里,重點強調的是,字音的發出是有既定的路線的,即字音的聲束必須沿著上顎的中縱線前行并“掛”在硬腭前部,而不是從下巴“鏟”出來的。
為什么如此苛刻地要求呢?因為聲音只有沿著這條路線被氣流推進到前腭,才會獲得“音從上唇以上透出”的感覺,音色才會集中明亮,而不呈放射狀。
總之,咬字器官的各個部位在發音過程中必須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吐字時,要注意口腔的總狀態:“口蓋提起如穹窿,唇舌靈活力集中,開口如同打哈欠,閉口好似啃蘋果。”還要講究各個部位的力量:“牙關的開合咬嚼力、上腭的提起升降力、舌頭的頂彈滑動力、雙唇的噴閉收撮力”。
介紹了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領后,下面在介紹一種非常實用的咬字方法。這種咬字方法來源于傳統的戲曲、相聲等說唱藝術,叫“吐字歸音”。它把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分為出字、立字、歸音三個階段,而通過在每個不同的階段進行不同的控制,使吐字達到清新、飽滿、彈發有力的境界。
為了更好地掌握這種吐字的方法,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現代漢語普通話音節的聲母、韻母和傳統音韻學的字頭、字腹、字尾之間的關系。
當代語言學家是這樣規定它們之間的關系:字頭=聲母+韻頭(介音);字腹=韻腹(主要元音);字尾=韻尾(尾音),而不是聲母=字頭,字腹=韻母。
知道了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后,接下來繼續介紹吐字歸音的要領:
首先,出字。出字是指字頭(聲母)和字頸(韻頭、介音)的發音過程,要求“部位準確,叼住彈出”。
因為字頭是一字之頭,對它的處理影響到整個音節的質量,所以對字頭處理的基本要求是叼住彈出。叼住,就是叼字須有一定的力度,并且叼字的力量要集中在有關部位的中縱部,而不是滿口用力。彈出就是輕捷有力,如同彈丸彈出,不粘不滯,不拖不疲,不使拙勁。
其次,立字。立字是韻腹的發音過程,要求“拉開立起,字音飽滿”。
一個音節的發音是否能達到字潤珠圓,與韻腹的發音有密切關系。當字頭被輕輕彈出之后,口腔必須隨著字腹的到來而拉開到適當開度。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聲音的響度,同時也會感覺到字音隨上腭的提起而被“立”了起來。
再次,歸音。歸音是指音節發音的收尾過程,要做到“干凈利索,趨向鮮明”。
演講等語言藝術工作者在吐字方面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歸音,以致造成“半截字”,讓人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完整。所以,對字尾的處理不能掉以輕心。
歸音的要求是到位弱收:到位就是尾音要歸到應有的位置上,弱收則指歸音的過程為力漸松、氣漸弱、口漸閉、聲漸止,而不是強收,以免造成尾音收得過重或過緊。
最后,棗核形。“棗核形”就是對上面發音三個階段的總結,也就是出字、立字、歸音這個過程應該構成一個完整、立體的形狀—“棗核形”。而這個“棗核形”是以聲母為一端,韻尾為一端,韻腹為核心(如圖2-17)。
總之,字頭、字腹、字尾是字音的三個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一個字音不可分割、有機聯系的整體。其中任何一部分運作不當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字音的成色。
比如發bān(班)這個音節,要先找準b的發音部位,即咬住字頭;然后在一股氣流的作用下,沖破阻礙,清晰、響亮地吐出字腹ɑ;緊接著舌尖要輕輕回抵上牙床(即n的發音部位),收住字尾,即傳統上所說的歸音。
所以,在吐字歸音的訓練時,必須建立起這三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從字頭滑到字腹再滑到字尾,形成“棗核形”的整體。
圖2-17
介紹了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領和咬字方法吐字歸音后,接下來的又是很實用、很具體的訓練方法了??谇豢刂朴柧毞譃榭诓坎儆柧毢鸵ё謿w音訓練(見圖2-18)。
圖2-18
1、口部操訓練
首先是面部肌肉的放松練習(見圖2-19),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搓臉。用雙手手掌捂住臉頰,不停地上下搓動,次數為10次,時間為10秒。
第二步,松下巴。嘴微張,下巴內收,時間為10秒。
第三步,提顴肌。嘴巴向兩邊裂開,嘴角自然向兩邊上翹,同時展開鼻翼;也可用雙手按住顴鼓部肌肉,并把顴部肌肉往外上方推。次數為10次,時間為10秒。
第四步,鼓腮。雙唇緊閉,逐漸給口腔充氣,直到撐滿,先左右一起鼓撐,10秒;再左右交替撐,10秒。
圖2-19
其次是牙關的打開練習(見圖2-20),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半打哈欠。在口不要大開,軟腭不要過挺的狀態下打開牙關,再緩緩閉攏。次數為5次,時間為10秒。
第二步,咀嚼口香糖。嘴角緊閉或咧開,縮舌,用力做咀嚼動作,像咀嚼口香糖一樣。閉口、張口的次數各20次,時間為30秒。
第三步,啃蘋果。嘴巴張大,右手做拿一個蘋果往嘴巴里送的動作,而上下齒也做啃蘋果的樣子,時間為10秒。
圖2-20
再次是唇的基礎練習(見圖2-21,圖2-22),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撮唇。口小開,在提顴的前提下,雙唇沿上下齒向中間部位撮起,撮到圓唇狀態為止。次數為10次,時間為10秒。這是唇的基本練習。
第二步,轉唇。雙唇緊閉,噘起,先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運動,再反方向運動,次數各2次;接著,左轉360度,再右轉360度,次數各2次。
第三步,咬嘴(也叫咬唇)。雙唇緊閉,上下嘴唇內收,包住上下牙齒;當上下唇進行對咬的過程中,嘴皮不斷地外伸;次數為10次。
第四步,咧嘴。先把雙唇噘起來,然后向嘴角用力,向兩邊咧開,次數為10次。
第五步,發b本音。閉口,上唇向中間收縮,力量集中在上唇中央三分之一段處,反復地利用氣息和雙唇的力量將不帶元音的b本音發出,發音時能感覺到清晰的雙唇爆破聲響。次數為10次。
第六步,發bɑ音。狀態同第五步,緊閉雙眼,先設想面前有一堵墻,墻上對著嘴的地方有一個小洞,接著發音節bɑ;再設想每個bɑ音又如一個小球,被自己噴彈到小洞里去。次數為10次。
圖2-21
圖2-22
還有是腭的基礎練習,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軟腭升降??谳p松地半開,提軟腭以閉塞鼻腔通路,打開時有輕微爆破聲。次數為5次,時間為10秒。本動作可體會腭咽閉合與打開的不同感覺,提高軟腭升降的靈活性。
第二步,軟腭升降發元音。先提起軟腭,發六個單元音ɑ、o、e、i、u、ü;再垂下軟腭,發六個鼻化元音ɑ﹌、o﹌、e﹌、i﹌、u﹌、ü﹌。次數為1次,時間為10秒。本動作可辨別口音和鼻化音的不同色彩。
最后是舌的基礎練習(見圖2-23),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頂腮。口腔閉合,牙關打開,用舌尖頂左右的內頰,左右交替,各10次。頂腮的時候,外觀能明顯地看到一小圓包。
第二步,轉舌。將舌前端置于齒外唇內,舌尖依次沿著上左下右的方向轉動;然后逆向回轉。各10次。這種方法又叫“圍口轉”,對于訓練舌肌的力量很有效。
第三步,刮舌。舌尖抵住下齒背,上齒下緣接觸舌葉;舌前部逐漸向前下方挺起,上齒緩緩沿著舌的中縱線向后“刮”。次數為10次。這是舌的收攏上挺力的主要練習。
第四步,伸舌。用力將舌體伸出口外,到達極限時,使舌尖用力向上回卷,最好能與“人中”穴相觸。次數為10次。
第五步,彈舌。舌尖上翹,以較快速度來回彈上齒下緣。時間為10秒。目的是活動舌頭,增加舌的靈活性。
第六步,立舌。舌在口內由水平狀態翻動90度角,使左邊緣向上立起;然后再向回翻動180度角,使右邊緣向上立起。次數各10次。
第七步,發d本音和dɑ音。發d本音時,利用氣息的配合,用舌尖的力量把上齒齦打響,次數為10次;發dɑ音的方法同雙唇bɑ音的練習,次數也是10次。
第八步,發g本音和gɑ音。這是一種訓練舌根的方法,發g本音時,用舌根抵住軟腭,阻住氣流,然后突然放開,爆破成聲,次數為10次。發gɑ音的方法同雙唇bɑ音的練習,次數也是10次。
特別聲明:上面的所有練習,標有有下劃線的,屬于口部操的必練項目。
圖2-23
2、咬字歸音訓練
首先是叼字(字頭)練習,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單音節練習,訓練材料為:
bɑ-bi-bu;pɑ-pi-pu;mɑ-mi-mu;fɑ-fu;
zɑ-zi-zu;cɑ-ci-cu;sɑ-si-su;
dɑ-di-du;tɑ-ti-tu;nɑ-ni-nu-nü;lɑ-li-lu-lü;
zhɑ-zhi-zhu;chɑ-chi-chu;shɑ-shi-shu;ri-ru;
ji-jü;qi-qü;xi-xü;
gɑ-gū;kɑ-kū;hɑ-hū。
第二步,同聲母雙音節練習,訓練材料為:
把柄、百般、澎湃、批判、買賣、麥苗、發放、反復;
最早、總則、參差、蒼翠、搜索、松散;
搭檔、到達、抬頭、貪圖、奶牛、男女、拉攏、來歷;
戰爭、珍珠、拆除、長春、殺傷、閃爍、忍讓、仍然;
階級、見解、奇巧、全勤、休閑、相信;
干戈、感官、開墾、坎坷、含糊、好漢。
第三步,叼字繞口練習,訓練材料為:
① 雙唇阻聲母繞口令
八百標兵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② 唇齒阻聲母繞口令
畫鳳凰
粉紅墻上畫鳳凰,鳳凰畫在粉紅墻,
紅鳳凰、黃鳳凰,粉紅鳳凰花鳳凰。
③ 舌尖前組聲母繞口令
撕字紙
剛往墻上糊字紙,你就隔著窗戶撕字紙,
一次撕下橫字紙,一次撕下豎字紙,
橫豎兩次撕了四十四張濕字紙,
是字紙你就撕字紙,
不是字紙,你就不要胡亂地撕一地紙。
④ 舌尖中阻聲母繞口令
打特盜
調到敵島打特盜,特盜太叼投短刀,
擋推頂打短刀掉,踏盜得刀盜打倒。
六十六歲陸老頭
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蓋了六十六間樓,買了六十六簍油,
養了六十六頭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楊柳。
六十六簍油,堆在六十六間樓;
六十六頭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楊柳。
忽然一陣狂風起,
吹倒了六十六間樓,翻倒了六十六簍油,
折斷了六十六棵垂楊柳,砸死了六十六頭牛,
急煞了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⑤ 舌尖后阻聲母繞口令
學時事
史老師,講時事,常學時事長知識。
時事學習看報紙,報紙登的是時事。
??磮蠹堃嗨?,心里裝著天下事。
⑥ 舌面阻聲母繞口令
漆匠和錫匠
七巷一個漆匠,西巷一個錫匠,
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錫匠的錫,
西巷錫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
七巷漆匠氣西巷錫匠偷了漆,
西巷錫匠譏七巷漆匠拿了錫。
⑦ 舌根阻聲母繞口令
挎瓜筐
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狗。
其次是立字(字腹)的練習,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音節練習,訓練材料為:
① 開口呼韻母音節練習
ɑ、o、e、ɑi、ei、ɑo、ou、ɑn、en、ɑng、eng、er;
② 齊齒呼韻母音節練習
i、iɑ、ie、iɑo、iou、iɑn、in、iɑng、ing;
③ 合口呼韻母音節練習
u、uɑ、uo、uɑi、uei、uɑn、uen、uɑng、ueng、ong;
④ 撮口呼韻母音節練習
ü、üe、ün、üɑn、iong;
第二步,同韻母雙音節詞練習,訓練材料為:
① 開口呼同韻母雙音節詞
大廈、螞蚱、磨破、潑墨、割舍、客車;
白菜、彩排、蓓蕾、黑妹、報道、毛桃、丑陋、豆蔻;
斑斕、慘淡、本分、沉悶、幫忙、滄桑、鵬程、風聲。
爾爾、爾耳。
② 齊齒呼同韻母雙音節詞
比例、低級、加壓、下嫁、結業、貼切;
小苗、教條、優秀、九流;
變臉、電線、瀕臨、金銀;
強將、亮相、叮嚀、傾聽。
③ 合口呼同韻母雙音節詞
補助、粗魯、花襪、掛畫、蹉跎、墮落;
摔壞、外快、吹灰、歸隊;
傳喚、酸軟、昆侖、溫順;
狂妄、狀況、嗡嗡、總統、動容。
④ 撮口呼同韻母雙音節詞
女婿、旅居、雀躍、絕學、
均勻、逡巡、源泉、軒轅、洶涌、炯炯。
最后是歸音(字尾)的練習,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第一步,選合轍押韻的詩詞。
第二步,按照我國明清以來曲藝界認定的“十三轍”的順序編排。
第二步,以詩歌朗誦的要求進行朗誦。
注:訓練材料為:
① 遙迢轍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② 發花轍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③ 人辰轍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④ 由求轍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⑤ 乜斜轍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⑥ 姑蘇轍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⑦ 江陽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⑧ 懷來轍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⑨ 中東轍
無題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⑩一七轍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1言前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2堆轍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3坡轍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