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菏澤共有62760對夫妻結婚,19437對夫妻離婚。而五年前的2013年,菏澤結婚人數、離婚人數分別為107233對、12135對。結婚人數連續五年下降,離婚人數連續五年上升,這背后有何原因、有何規律?又折射出什么樣的社會變化?
年份 | 結婚人數 | 離婚人數 |
2013年 | 107233對 | 12135對 |
2014年 | 100194對 | 14099對 |
2015年 | 71976對 | 14250對 |
2016年 | 71700對 | 16507對 |
2017年 | 65706對 | 18693對 |
2018年 | 62760對 | 19437對 |
據牡丹區婚姻登記處主任行玉玲介紹,他們主要辦理包含牡丹區、開發區、高新區和市直機關的婚姻登記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婚姻家庭領域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呈現出婚姻觀念多樣化、婚姻家庭關系多元化、婚姻家庭矛盾復雜化等特點。
據統計,牡丹區婚姻登記處2017年一2018年共辦理婚姻登記23331對,其中結婚11591對、離婚4092對,離婚率與前幾年相比增長了25.3%,平均每天約有15對夫婦分手。離婚增長幅度遠遠超過結婚增長幅度,離婚登記一路攀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與結婚登記下降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統計,全市5年來離婚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狀態:
2013年,12135對;
2014年,14099對;
2015年,14250對;
2016年,16507對;
2017年,18693對;
2018年,19437對。
據了解,每年高考后的七八月份及春節后是離婚人數明顯增多的時期。
牡丹區婚姻登記處統計2018年5月份辦理了357對離婚登記,6月份辦理了311對離婚登記,7月和8月份共辦理796對離婚登記,離婚人數有明顯增多趨勢。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妻,年齡段大多集中在四五十歲。七八月份離婚人數一般要比其他月份多出三分之一。
等孩子高考結束后,辦理離婚的夫妻大多平靜且堅定,一般不接受調解。為了不給高考的孩子增加額外的思想壓力,他們長時間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婚姻關系,直到孩子高考結束,所以7、8月份離婚人數明顯增多。
還有一個離婚高峰期集中在春節過后的2月份。春節是萬家團圓的節日,在外打拼的人員都各自回家,有時間處理夫妻之間的問題,再加上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等一些家庭瑣事較多,引起矛盾,夫妻就會鬧離婚。這些夫妻比較年輕,一般吵吵鬧鬧著來辦理手續。還有一部分人在離婚的第二天又來辦理復婚手續。
專家介紹說,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不可能沒有爭吵和矛盾,但是離婚不是最佳解決方案。面對離婚,夫妻之間沒有贏家,只有兩半俱傷。一有問題就離婚,世間就不會存在白頭偕老的夫妻了。夫妻之間相處應該多包容、多擔當,彼此接納。
牡丹區婚姻登記處主任行玉玲介紹,離婚率居高不下、持續走高的背后帶來的是社會基層矛盾的升級與再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不容忽視的潛在因素。針對這一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牡丹區民政局、牡丹區婦聯依托婚姻登記平臺,吸引社會專業力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募志愿者等形式為有需求的當事人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情感輔導、心理疏導、危機處理、離婚輔導等服務,減少非理性離婚現象的發生,在促進婚姻穩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我們盡量勸說、調解夫妻矛盾,希望他們能夠冷靜考慮,善待婚姻,但是很多人直接拒絕調解,對此我們也很無奈。”行玉玲說。
菏澤近5年來結婚人數持續減少,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統計數據如下(不含補辦登記):
2013年,107233對;
2014年,100194對;
2015年,71976對;
2016年,71700對;
2017年,65706對;
2018年,62760對。
據悉,出現這種現象的客觀原因主要是適齡青年減少。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則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中國傳統理念,正在年輕人這一結婚主力軍中悄然發生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少年輕人選擇先立業在成家,有不少年輕人產生了不婚的思想,因為他們大都以活出自己的生活為目的,不愿接受婚姻帶來的束縛。
結婚人數逐年下降的現象不僅出現菏澤,他城市也一樣。面對逐年下降的結婚人數,牡丹區婚姻登記處引導新婚夫婦正確處理婚姻與責任的問題,減少像“閃婚”等類沖動型的離婚家庭。另外,做好婚后家庭“禮讓寬容”教育。引導婚姻當事人正確對待婚姻中出現的矛盾,用克制、理解和寬容珍惜曾經的愛情和親情,培育和諧家庭理念觀。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內部,大力倡導健康和諧的婚姻家庭理念,緩解離婚率攀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