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民族,可是你知道為什么我們要稱自己為華夏民族嗎?華夏兩個字到底有什么深意呢?讀懂華夏民族,得從讀懂“華夏“這兩個字開始。
仔細研究發現,“華夏”二字,也是蘊含深意。
從甲骨文上看,華,與“花”同義,這么看來,今天網絡上把中華民族諧音成“種花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花代表美麗的意思,我們今天說的華美,華章也都是沿用了這個意思;
夏,則在古漢語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字面理解,我們華夏民族就是美麗而廣大之民族的意思。
華夏九州
但它也并不僅僅是字面這么簡單,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概括來說就是:華者服飾之美,夏者禮儀之大。所以說我們稱華夏民族為禮儀之邦,那不僅是名副其實的,而且還是可以“顧名思義”的。
華夏民族的血脈就寫在自己的名字上,正是以往的文化歷史塑造了今日的華夏民族。
祭拜黃帝
所以,筆者將自己的平臺號命名為“文史華夏”,也是借以表達一句:有幸生為華夏人,學文讀史化我魂。
對于華夏的意義,你是怎么認為的?歡迎轉發點贊,也歡迎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歷史文化知識,請關注”文史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