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進中醫醫院發展紀實
江南自古多名醫,武進更是名醫輩出,享譽海內外的孟河醫派就發源于武進。在醫療發展與競爭激烈的長三角地區,作為一所二級甲等醫院,武進中醫醫院卻以其先進的醫療設施、雄厚的技術力量、鮮明的中醫特色、花園式的就醫環境占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取得了令省內同行刮目相看的驕人業績。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為發展中醫這一國粹事業,讓中醫更好地為全國人民服務,要求全國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域必須建立一所中醫院。武進中醫醫院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1989年,武進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在原來的湖塘鎮中心衛生院的基礎上建立武進中醫醫院。作為一家從鎮衛生院發展起來的二級醫院,當時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較低,全院沒有一位副高級以上的衛技人員,人才成了醫院發展的最大瓶頸。
醫院領導深深知道人才興院、科教強院的重要性,他們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了首位。醫護人員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正在建設中的武進中醫醫院顯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因此,醫院決定借梯上樓,走內培外引之路。從1995年開始醫院大膽引進、聘用專家型人才,構建人才技術高地。他們陸續從青海省人民醫院等三級醫院引進高級職稱人才,并為引進人才提供寬松的環境,使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骨傷科主任劉延輝負責的骨傷科現在已成為常州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該科在脊柱脊髓傷病、顯微外科技術、關節傷病及四肢創傷骨折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骨科整體水平顯著。
武進中醫醫院“筑巢引鳳”的做法,吸引了一批批外地醫療專家的加盟。普外科的姜偉青、ICU的孫東明、科教科的魯海婷、泌尿科的李臨剛等一批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先后來到醫院工作,為醫院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如今他們都成為了醫院的技術骨干力量,他們帶領的科室在當地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加強醫院自身人才的培養是人才隊伍建設的根本。近年來,醫院加大了對中青年技術骨干的培養和投入,每年都要派出十余人次到上海、南京等地的三甲醫院進修。薛紅良、鄒梅芳、王武強、曹蕊蕓、尤忠一、錢衛東、金華鋒、蔣醒竹等一批中青年醫生業務上開始走向成熟。完全依靠醫院自身培養出來的人才組建的心血管內科現在是常州市重點專科。該科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在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常見病、多發病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重病的搶救成功率達到95%以上。近年分別承擔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常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武進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所謂中醫院就是以中醫診療為主的醫院,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不少中醫院正在西化。武進中醫醫院并不排斥現代醫學的發展,同時他們更深知自己肩負著振興中醫的歷史重任,要通過傳統的中醫診療技術為更多的老百姓服務。因此,從建院開始他們就把自己定位在既有中醫特色,又緊密結合現代醫學的新型中醫院。在繼承和發展中醫時,醫院把發展中醫特色專科作為抓手,同時堅持融合現代醫學科學技術,使專科建設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已形成了特色專科的群體效應。
兒科在省名中醫王耀峰和科主任潘瑛的帶領下,充分發揮中醫中藥優勢,對肺炎、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給予中藥敷貼、中藥霧化吸入等治療手段,能收治兒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特別在新生兒危重癥的搶救及兒童哮喘的規范治療上具備一定優勢,科室年診治病種達100余種,年均引進新技術兩項,門診收治病人數及搶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在常武地區均名列前茅。
針灸、推拿科是醫院又一具有明顯中醫特色的專科。他們以傳統針灸方法與現代醫學理論相結合,開展了對肥胖癥、頑固性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痛經、小兒疳積等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近幾年開展的小針刀、銀質針松解治療手法,對頑固性頸肩腰腿痛、麻木以及對部分骨科手術后殘余疼痛,有著確切的臨床效果,在常武地區的醫療單位尚屬唯一開展項目。推拿理療是古老而又年輕的綠色療法,在醫生們的努力下,推拿已不僅僅是滿足于醫學治療,許多當地人更把它作為很好的保健方式。此外,腎內科采用中藥內服、穴位注射、透析等綜合治療方法治療急慢性腎病;婦產科在不孕不育方面的診療;骨科在腰椎間盤突出等專科病治療方面都形成了中醫的特色優勢。
醫院的發展,人才是關鍵,現代化的設備是支撐。近年來武進中醫醫院不斷加大醫療設備的引進,先后引進了美國全身CT機、飛利浦雙排螺旋CT機、DSA、CR、彩色經顱多普勒、超細電子胃鏡、進口麻醉機、進口呼吸機等先進診療設備,先進設備已覆蓋到了醫院的所有科室,較好地滿足了各種不同疾病的搶救及治療需求。
為了讓老百姓有一個更好的就醫環境,醫院每年都要有計劃地對門診和病區進行改造、裝修。2002年,醫院從“建設現代化中醫院,造福千家萬戶”這一思路出發,投資5000多萬元,建造了具有多功能和先進設施的病房大樓;2006年投入700萬元,完成了對內科樓的改造;今年6月,設備先進、設施一流的急診中心、體檢中心投入使用,徹底改善了患者住院難、住院條件差的狀況。住院部設有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吸引、防盜報警系統、監視系統、病床呼叫系統,每個房間配備了電視、電話以及衛浴設施,為病人提供寬敞、舒適、怡人的住院環境。
千好萬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醫德醫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醫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醫院歷任領導班子始終把提高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多年來他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開展“病人在我心中”系列活動,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建立醫德醫風考核檔案登記制度,如實記錄醫護人員的行風情況。積極參與衛生系統“滿意杯”百日優質服務競賽、醫院管理年、“創三優”和“星級服務”競賽等活動。對群眾的來信來訪和舉報做好登記,及時進行反饋。為滿足群眾就診方便的需要,醫院還開設急救“綠色通道”,對危急重癥病人,一律優先搶救、優先檢查,一路“綠燈”,搶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在群眾中有口皆碑。醫院還常年開展愛心工程,經常組織醫療隊深入社區、學校、鄉鎮開展各類咨詢義診活動。常年與轄區內30戶特困家庭結對幫扶,對其就醫實行“十免十減半”優惠,組織醫療專家為他們上門體檢,免費贈送藥品,以實際行動為他們送上一片關愛之情。
20年風雨歷程,武進中醫醫院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不斷加強,如今的武進中醫醫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中西醫臨床科室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鮮明中醫特色和中西結合優勢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武進中醫醫院人已為自己勾畫好了未來的美好藍圖。他們將以建設一流的現代化中醫醫院為目標,不斷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努力增強醫院綜合實力,為人民的健康、為祖國醫學的發展、為中醫的騰飛再接再厲,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