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官神位
上二進的臺階兩邊各有一只小獅子
一座前后兩層的老房子
出到大堤外的江邊,來到昆都山角的五顯古廟。當頭一株枝繁葉茂的大葉榕樹。
一棵斜長的老龍眼樹,枝干已枯萎,但又發出了新枝。遠處就是通車不久的貴廣高速鐵路。
社稷壇
主殿的外面有一個拜亭,外面的石柱對聯:
火德耀南天五通著跡;
神威臨北海萬派朝宗。
里面一副石柱對聯,看上去像是新刻的:
座鎮榜山帝澤長流海國;
門迎橫嶺神恩永蔭崑都。
主殿大門,兩邊有兩副石刻對聯,還有一副紙質的對聯。石柱對聯分別是:
面肆水之長源,恩波浩汗;
蟠昆山之高岸,德耀昭光。
明雨作離火原號圣;
德威惟畏煬亦稱和。
中間夾縫刻著時間和供奉者名字
里面中間供奉五位神仙,樣貌一樣,但動作不同。應為不同動作的華光大帝。
里面的石柱對聯:
星光拔地明南躔仰此德曜;
江勢落天走東海流為恩波。
門外有一個珠江水利局的坐標
旁邊的綠道說明對五顯古廟的介紹比較詳細,但對于“五顯神”的解釋是錯誤的。實際上“五顯神”就是華光大帝,華光又稱五顯靈官,是火神,并不是五個不同的神仙或菩薩。
來到江根村委的洲頭村小組,一座建在高處的陳氏宗祠。
村前一口古井,比地面低了一截。村里人說井水很清甜的,現在還在飲用。
來到上凰山村,一座尚叔公祠
村前一塊松齡書舍的石匾做了石板凳
還有一塊某家塾的殘匾
一側有一條小巷,上有“丹梯”二字
池塘邊竹子下,有幾塊石板圍成的一個乘涼處。其中一塊石匾上有“興聰祖”幾字。
轉到九水江村,一座陸氏大宗祠。對聯寫著“端州衍派”,莫非是從肇慶遷來的?
祠堂面對著大堤,下面的護坡有一層石柱,估計是祠堂原來的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