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它是一個千年古都。在公元330年之前,這個城市的名字叫做拜占庭。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這里建立了新的都城,命名為“新羅馬”,從此之后,一直到公元1922年,在接近1600年的時間里,它就一直是不同帝國的首都,當中基本沒有間隔,堪稱首都“專業戶”。
羅馬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也稱為拜占庭帝國,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1204年,西歐國家封建領主和騎士階層在羅馬教皇號召下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十字軍建立了拉丁帝國(1204年-1261年),君士坦丁堡成為了這個拉丁帝國的首都。
十字軍東征
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陷后,東羅馬帝國的貴族們建立了三個“流亡政權”,分別是尼西亞帝國、特拉布松帝國和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公元1261年,尼西亞帝國軍隊收復了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恢復,君士坦丁堡繼續作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首都。
拉丁帝國
在15世紀,隨著奧斯曼帝國(1299年-1922年)對東羅馬帝國的不斷蠶食,東羅馬帝國到最后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區域基本只剩了君士坦丁堡以及其周邊地區。到公元1440年左右,東羅馬帝國的孤城君士坦丁堡基本處于奧斯曼帝國的“包圍”之中。
奧斯曼帝國初期的范圍/
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步騎兵17萬、艦船320艘,從陸海兩面包圍君士坦丁堡,之后,奧斯曼帝國軍隊發動了對君士坦丁堡的猛攻,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之后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奧斯曼人對把這個城市稱之為伊斯坦布爾。
1440年東羅馬帝國
土耳其海峽(又稱為黑海海峽),是連接地中海和黑海的唯一天然通道,同時也亞洲與歐洲的分界處,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三部分。公元前7世紀,來自希臘的移民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那個呈半島狀的小山丘上建立了一個城,叫做拜占庭。在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決定在帝國東部建立一個新的都城,他先后考察了好幾個地方,最后決定在這個默默無聞一個小城拜占庭建立新的首都,經過從公元324年到330年這六年的建設,一個座規模宏大的新都城得以建成。
土耳其海峽
君士坦丁一世為什么要在羅馬帝國東部建立一個新的都城呢?羅馬城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羅馬帝國就是以古羅馬城為中心往四周不斷擴張而形成的帝國,在羅馬帝國疆域極盛時,面積達500余平方公里,地中海基本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海”,其國土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其全盛時期的人口人口達七千萬,占了當時世界人口的約五分之一。而羅馬城則堪稱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
君士坦丁堡
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帝國東西兩部分的差異性明顯表現了出來。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除了拉丁語以外,希臘語也成為了主要語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國的東部,希臘語和希臘文化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不僅是語言和文化上,在經濟上,到羅馬帝國后期,西部的資源貧瘠與東部的富庶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顯然,君士坦丁一世在羅馬帝國東部建立一個新的首都,能夠加強對羅馬帝國東部的有效統轄和控制。
小亞細亞半島
那君士坦丁一世為什么會選擇在拜占庭這個地方建立新首都呢?從大的地理范圍來看,這里處于羅馬帝國東部以及后來的東羅馬帝國的中心區位置范圍內,東羅馬帝國疆域極盛時達350多萬平方公里,同樣是地跨歐亞非三洲。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西部、希臘和色雷斯平原是東羅馬帝國的核心戰略區和重要的人口集中區以及重要農業區,而君士坦丁堡處于這一核心戰略區。
伊斯坦布爾
在陸路方面,這里是羅馬帝國重要的軍事大道埃格南地亞大道與小亞細亞地區軍事公路的交匯點。在海路方面,君士坦丁堡北面的金角灣是一處天然良港,自古以來就是商船云集,貿易發達,土耳其海峽是連通地中海與黑海的唯一天然通道,無論是東羅馬帝國海軍,還是后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從這里出發,往北對黑海沿岸地區,往南對地中海沿岸地區,尤其是東地中海地區,都有相當大的威懾力和輻射力。
伊斯坦布爾
從小的地理范圍來看:君士坦丁堡北面的水道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只有700余米的寬度,南面水道達達尼爾海峽最窄處的寬度也只有1.2公里,無論是東羅馬帝國還是后來的奧斯曼帝國,他們的海軍能夠相對容易地有效封鎖住這兩個進出口。在地勢上,君士坦丁堡以及其周邊是處于地勢相對比較高的小山丘之上,對其西邊的色雷斯平原區居高臨下。
1572年君士坦丁堡
另外,在羅馬帝國修建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就全方位地環繞著這個城市修筑了高大的城墻,后來經過不斷地加建及修補,在高十米以上的城墻和無數城樓的包圍之下,君士坦丁堡宛如銅墻鐵壁一般,可以有效應對來自陸路和海路的攻擊。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君士坦丁堡很少被攻陷。這也是在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有效國土范圍基本就只剩了君士坦丁堡這一個孤城之下,位于君士坦丁堡里的東羅馬帝國軍隊依然敢于正面硬扛奧斯曼帝國大軍進攻的一個原因。
奧斯曼帝國極盛時的疆域
奧斯曼帝國在版圖上大體覆蓋和超過了原來的東羅馬帝國,本部位于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帝國把君士坦丁堡作為首都自然也同樣是最優選擇。這座位于歐洲大陸東南邊的城市,在公元4世紀中期到公元13世紀初期時,堪稱歐洲規模最大的城市。在后來,伊斯坦布爾的市區范圍擴大到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亞洲部分,成為了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在如今的土耳其,依然是其經濟、文化、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