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第一個“無明”。沒有日月照亮,沒有光、沒有靈光,也就是不靈光,那就是傻唄!愚昧的、愚蠢的。這么說誰會愛聽呢?釋迦佛慈悲地為這個一切煩惱的根子起了個名——“無明”。
“無明”是不靈光、傻!我們與生俱來的、全人類最基礎的共同的目標是——不傻,即“無無明”。第一個“無”是動詞,即不作傻瓜,不干傻事,要當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大智慧的人。但是,正是因為這個,我們干的傻事還少嗎?
《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即不靈光、傻;“無無明”即不干傻事了、不是傻瓜了。那么“亦無無明盡”呢?就是也不干聰明事、也不當什么聰明人!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唐三藏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一句。 “無明”是十二因緣的第一個,“老死”是第十二個。相當于十二地支里的第一是“子”,第十二是“亥”,《說文解字》最后一字也是“亥”。亥時(21~23時)是該入睡的“入定時”,是一天的結束,相當于死亡,同時也是第二天的開始前奏。
所以“無老死”,無所謂什么老死,只是過程之一。“亦無老死盡”連這個“無所謂”也無!一切自然而然、如是、如如。你還怕老死嗎?
版權說明:以上文章作者為「一說廣播」主播葉方興老師。轉載請標注:作者葉方興,轉自公眾號「一說行」。
我們談論《周易》掌握命運
我們講解中醫獲得健康
我們應用儒家思想建功立業
我們修煉道家提高人生境界
我們參悟禪宗獲得智慧般若
我們評論時事在生活中進步!
學習就是為了應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收聽一說不亦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