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時點世界主要強國排名(20世紀上)
.

    1900-1950年世界歷史局勢概述:
20世紀前期主要由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世界經濟危機構成,總的來說是個充滿苦難的時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崩潰解體;沙皇俄國蛻變成為蘇聯,處于被國際孤立的境地;英法兩個戰勝國瓜分了一些殖民地,總面積達到歷史峰值,但與這場殘酷戰爭中的損耗相比,仍然是得不償失。相比之下,美國的地位得到顯著的提升。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再次把世界帶進水深火熱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殘暴的法西斯軸心國集團在全球力量的聯合打擊下垮臺,西歐國家傷痕累累,失去了對世界的主導地位,反而成為超級大國爭奪的對象。取而代之成為世界主導國家的是兩個傳統意義上的文明邊緣國家——美國和蘇聯,這兩大強權又把世界帶入了一場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這個時期世界格局最大的變化是美國上升為世界頭號強國。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遠離戰場,直到戰爭中后期才加入,并收獲了主要戰勝國身份。二戰后初期,美國的經濟總量占了世界三分之一以上,黃金儲備占資本主義世界的四分之三,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還接納了大批學者、科學家,確立了作為世界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

列寧等領導人懷抱著建立一個比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更高層次的國家的美好愿望,締造了蘇聯。后來在斯大林的改造下,這個國家也變得跟沙皇俄國一樣專制,但蘇聯還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在二戰中,蘇聯付出巨大的犧牲,在擊敗納粹德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二戰后,蘇聯的領土向西大幅推進,東歐各國也被納入蘇聯的勢力范圍之中,在國際上也形成了一個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個與美國并駕齊驅的超級大國形成了。

20世紀初,德國的崛起看似勢不可擋,但德國軍事立國的傳統,導致了其決策層處于好戰的狂熱之中,最終使自己斷送了錦繡前程。一戰失敗后的復仇心態導致的偏執,更是導致了后來納粹的上臺。盡管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有過令人炫目的表現,但最終還是在東西兩條戰線的鐵鉗攻勢中精盡而亡。德國在二戰后失去了奧得河以東的大片領土,還被分割成東德和西德,成為冷戰鐵幕下的對抗中心。意大利逐漸從歐洲的后進國家進入到主流國家的行列,在一戰中也站隊正確,獲利豐厚。在二戰中,意大利雖然屬于軸心國集團,但因對盟軍投誠較早而避免了在戰后受到較嚴厲的懲罰。

英國在一戰取勝之后,伙同法國瓜分了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殖民地,使大英帝國的總面積達到約3367萬平方公里,成為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在二戰期間,英國曾一度基本上獨力抗擊軸心國的進攻,后來也是西線戰略反攻階段的主力之一,成為主導戰后世界格局安排的三巨頭之一,但英國同整個歐洲一樣都是二戰的主要受害者,在世界上的地位明顯下降。《威斯敏斯特條例》通過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殖民地獲得了完全的立法權,實際上已演變成為獨立國家。法國在一戰中是西線的主戰場,為協約國出力最大,也是最主要的戰勝國。但在二戰中。法國軍隊僅抵抗了一個多月就投降了,幸虧戴高樂的流亡政府在二戰后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法國仍然獲得了主要戰勝國的地位。

日本在一戰中站隊正確,并在戰后首次躋身于世界主要強國的行列。但野心的過度膨脹,使日本在二戰中不自量力地獨自對抗幾乎整個環太平洋的國家和地區,日本軍隊所依仗的“精神力量”最終難敵中、美等眾多國家龐大的人口、資源實力和反侵略的意志。但日本幸運地避免了像德國那樣被分成兩段,反而化身為美國的重要盟友。

對中國而言,這半個世紀所發生的變化遠超之前任何一個時代。歷經辛亥革命、北洋軍閥混戰、北伐戰爭、國共分裂之后,抗日戰爭終于凝聚了全國的愛國力量,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勝利。再經過三年國內革命戰爭,共產黨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結束了連年戰亂的歷史。



1900年世界主要強國排名(括號中的數字表示上榜的次數,下同)
1.英帝國(30)
2.德意志帝國(11)
3.美利堅合眾國(6)
4.法蘭西共和國(37)
5.俄羅斯帝國(19)
6.意大利王國(5)
7.奧匈帝國(12)
8.日本帝國(20)
9.清帝國(15)
10.奧斯曼帝國(30)
11.西班牙王國(22)
12.墨西哥合眾國(1)

大事記:
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是大英帝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
1867-1913年,明治天皇時代,日本推行了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等方面的改革,迅速成為亞洲強國。
1858-1893年,法國經過一系列戰爭,控制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撾,成立法屬印支聯邦。
1881年,法國將突尼斯納為保護領地。
1882年,英國占領并控制了埃及。
1884年,俄國吞并土庫曼地區,完成對中亞的征服。
1894-1895年,甲午戰爭,日本帝國打敗了清帝國,割占了臺灣,控制了朝鮮。
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獲勝,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
1899-1902年,英布戰爭,英國打敗南非布爾人,基本控制了南非。
19世紀末,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土地面積(包括領土和殖民地)已達到了約3312萬平方公里,人口也達到約3.85億。
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的領土和殖民地面積總計約3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450萬,其中德國本土6430萬。
19世紀末,美利堅合眾國領土面積達937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7600萬。
19世紀末,法蘭西殖民帝國已經控制了約12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8900萬人口。
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控制的土地已經達到了約228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約1.48億。
19世紀末,清帝國的領土面積減少到1135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約4億。

點評:

1900年前后,按各國本土的經濟總量計,美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如果加上殖民地的話,美國的經濟總量也僅次于大英帝國。但是,美國當時仍然信奉孤立主義,只專注于在美洲的經營,美西戰爭是美國走出美洲的一次嘗試,奪取了菲律賓,但仍然不干預歐洲的事務。這成為美國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的瓶頸,找個合適的借口沖破這個瓶頸,已成為擺在美國政治家們面前的任務。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之后,排名首次超越清帝國。這是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去在東亞區域的領先地位。

墨西哥經過迪亞斯時期的工業革命之后,經濟總量躍居美洲第二。墨西哥也成為第一個上榜的拉丁美洲國家。



1910年世界主要強國排名
1.德意志帝國(12)
2.英帝國(31)
3.美利堅合眾國(7)
4.俄羅斯帝國(20)
5.法蘭西共和國(38)
6.意大利王國(6)
7.日本帝國(21)
8.奧匈帝國(13)
9.清帝國(16)
10.奧斯曼帝國(31)
11.西班牙王國(23)
12.比利時王國(2)

大事記:
1903年,美國支持下,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運河區由美國控制。
1904-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和俄國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日本取勝。
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被尼古拉二世鎮壓。
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的最后形成。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鮮。
1901-1910年,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聯盟相繼取得了自治領地位。
點評:
19世紀晚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德國歷史上最高光的時期,各行各業突飛猛進,名人輩出,民族自豪感高漲。以本土的國力而言,德國已經超過英、法兩國,甚至有能力以一敵二。如加上殖民地的話,則大英帝國的經濟總量、工業實力仍然超過德國。之所以把德國排在英國前面,主要是考慮到這兩點。其一,隨著大戰的逼近,歐洲本土的競爭對各國來說才是最命運攸關的,在這方面德國優勢明顯。其二,英法與德國的競爭實際上是舊秩序的捍衛者與挑戰者的競爭,最終是德國挑起了大戰,因為當時人的心理,也多數認為德國有能力改變舊秩序。德國最后的失敗,原因在于兩大集團的總體實力懸殊過大,這是德國憑一己之力改變不了的結局。
清帝國覆滅前夕,排名仍然維持在第九,這也是中國自商代以來,中央政權在世界上的最低排名。清帝國最終總計上榜13次,其中第一名3次,第二名1次,第三名2次。



1920年世界主要強國排名
1.美國
2.英國
3.法國
4.蘇俄
5.德國
6.意大利
7.日本
8.中國
9.比利時
10.荷蘭
11.西班牙
12.阿根廷

大事記:
1911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清帝國的統治被推翻,帝制時代宣告結束,隨后中華民國建立。
1910-1917年,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法、俄、美、意、日為首的協約國集團打敗了以德、奧匈、奧斯曼為首的同盟國集團。
1917-1922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部分領土被劃給鄰國。
1919年,列強簽訂《凡爾賽條約》,確定了戰后歐洲秩序。

點評: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而言,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隨著奧匈、奧斯曼兩大帝國的崩潰,中東歐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國家。實質上整個歐洲都是大戰的受害者,無論戰勝國還是戰敗國,而最大的受益者則是美國。英法兩國在獲勝之后,瓜分了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殖民地,但在殖民地民族意識開始覺醒的背景下,這些殖民地對英、法兩國來說更像是燙手的山芋。一戰后初期,大英帝國的總面積一度達到約3367萬平方公里,這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600多年的國祚,因為一戰的站錯隊而走向終結。奧斯曼帝國總計上榜31次,其中第一名2次,第二名7次,第三名3



1930年世界主要強國排名
1.美國
2.英國
3.法國
4.蘇聯
5.德國
6.日本
7.意大利
8.中國
9.波蘭
10.西班牙
11.阿根廷
12.捷克斯洛伐克
大事記:
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列強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臺,成為第一個法西斯政權。
1923年,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被推翻,成立土耳其民族國家。
1925年,洛迦諾會議,歐洲各國重新調整一戰后的關系,德國擺脫戰敗國地位。
1926-1928年,中國北伐戰爭,北洋軍閥統治結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9年,以華爾街股市大崩潰開始,發生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點評: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綜合國力無疑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受到孤立主義傳統的影響,美國拒絕參加國際聯盟,并一直游離于國際主流政治外交舞臺之外。到1930年代中期,由于西歐各國受經濟危機的沖擊,以及蘇聯自身工業的快速發展,蘇聯已經躍居為第二強國,但也半主動半被動地在國際上陷于孤立。兩個最有實力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消極態度,是此后國際政治秩序失控并走向大戰的重要原因

這段時期,波蘭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從人員到裝備都達到歐洲準一流水平。捷克斯洛伐克一度成為世界第七大工業國,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阿根廷經濟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經濟總量在美洲僅次于美國。上述國家都是這個時代的亮點。



1940年世界主要強國排名
1.美國
2.德國
3.蘇聯
4.英國
5.日本
6.意大利
7.中國
8.法國
9.加拿大
10.阿根廷
11.西班牙
12.巴西

大事記: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條例》,賦予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殖民地以完全的立法權。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入侵中國東北。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衰退。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臺,開始建立法西斯專政。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逐漸走出經濟危機。
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佛朗哥奪取政權。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入侵中國戰爭。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法國投降。

點評:

二戰后初期,德國迅速侵占或控制了歐洲大多數國家,國力已超過英國和蘇聯,僅次于美國。法國在迅速潰敗之后,僅剩下半壁江山,且受制于德國人,其國力下降到八強之中的最后一位。中國在最窮困、最落魄的歷史時期,仍然能夠成為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四大主力國家之一,充分證明了中國是個有深厚底蘊的國家。

《威斯敏斯特條例》通過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英國的自治領在國際上都可以被視為獨立國家。加拿大因此而首次上榜。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么樣了?
二戰后英國嚴重衰落,為何在戰后很長時間里仍然不服美國
曾經的強國、大國: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荷蘭王國、奧匈帝國
每個世紀的世界主要強國排名和格局評析,簡縮版(六)
二戰的最大輸家,不是日本也不是德國,而是曾經的世界第一
英國毀于兩次全球浩劫?為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越來越衰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达州市| 山东| 留坝县| 临洮县| 准格尔旗| 专栏| 孝昌县| 淮北市| 汾西县| 越西县| 东光县| 枣阳市| 日喀则市| 溧阳市| 巫溪县| 枣强县| 平舆县| 湘西| 金寨县| 蒲江县| 沙湾县| 铁力市| 汶川县| 平安县| 阳泉市| 松溪县| 大埔县| 黔西县| 桂平市| 罗田县| 鹰潭市| 韶山市| 自治县| 贵南县| 双柏县| 旬邑县| 富川| 天柱县| 慈利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