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問題常常令大人們措手不及,對宇宙的好奇讓很多家長不得不開始補習相關功課。
地球繞太陽一圈多長時間?月亮繞地球一圈多長時間?那其他星球呢?怎么用文字跟孩子去解釋這些問題呢?
其實幾幅圖就能幫廣大家長徹底解決這些苦惱。
太陽系行星運轉速度對比
太陽系行星運行軌道
太陽系各行星運行軌道及速度
太陽系八大行星她們的運行速度各是多少?她們一天的時間是多少?
水星公轉周期:88天,自轉周期:58.65天
金星公轉周期:224.70天,自轉周期:243日
地球公轉周期:365.25天,自轉周期:23小時56分4秒
火星公轉周期:686.98天,自轉周期:24小時37分22秒
木星公轉周期:約11.86年,自轉周期:9小時50分30秒
土星公轉周期:約29.5年,自轉周期:10小時14分(赤道)
天王星公轉周期:約84.32年,自轉周期:17時14分24秒
海王星公轉周期:約164.8年,自轉周期:15小時57分59秒
為什么只說八大行星呢?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大部分和公轉方向一致。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1
水星最接近太陽 ,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于木衛三和土衛六。
2
金星為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李白詩中有“太歲入漢年,方朔見明主”的詩句,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月球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鉆石,于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愛神。
3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4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于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趣記:在羅馬人之前,古希臘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羅馬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March'也是得自于火星。
5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被稱為“行星之王”。
6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7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讀天王星的英文名字,發音時要小心,否則可能會使人陷于窘迫的境地。Uranus應讀成'YOOR a nus' ,不要讀成'your anus'(你的肛門)或是'urine us'(對著我們撒尿)。烏拉諾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他是蓋亞的兒子兼配偶,是Cronus(農神土星)、獨眼巨人和泰坦(奧林匹斯山神的前輩)的父親。
8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于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