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了,在食品的選擇上也是越來越講究,既健康又符合減脂需求的食品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
不過,當教練這兩年,我發現,即使懂再多食品營養方面的知識,人們在選擇食物時,一不留神,還是會被食品的包裝所誤導,買到一些披著健康外衣的垃圾食品,這也是很多人長胖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實,在我當教練之前,我也曾經被一些包裝上的所謂的健康標簽誤導過,比如說“綠色食品“、”天然粗糧“、“低脂“……這些看起來都很健康的字眼充斥在各大超市以及便利店的貨架上,但這其中很多所謂的健康食物跟健康似乎并沒有關系。
那到底如何識別這個食品是否健康且符合減脂要求呢?在選擇食品時,最有指導意義的是包裝上的“配料表”,它會把食品中含有的所有物質都寫在其中,并且根據比重排序,從而讓你知道你吃進嘴里的到底是什么,以及是否健康且符合減脂要求。
但配料表里一堆復雜的專業名詞術語,時常讓人不知所云。雖說有些配料表晦澀難懂,但學會看配料表是通往減脂成功之路的第一關,所以就算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克服它。
那么如何選擇健康且符合減脂要求的食品,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能學會!
1.忽視所有食品包裝上的“健康標簽”
首先,我們看到一個食品,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包裝,我們常常會看到它包裝上會有一些看似健康的標簽,下面我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些標簽真正的含義,看完你就會明白,這些東西是怎么誤導你的。
雜糧(五谷):聽上去很健康,什么都有,營養全面,但是這僅僅表示這個產品里含有不同種類的主食,里面很可能是有精制碳水比如白米面,而且為了保證口感,往往會加得比雜糧要多得多。
天然食物、綠色食品:這不意味著它真的是純天然的食物,只是表明制造商曾經用了一些天然食物(蘋果、谷物等)作為一部分成分來源。
有機食品:這個標簽并不能證明產品是否健康,舉個例子,有機糖也是糖,而糖在減脂時是要避開的。
無糖/糖零添加:有些東西本身含糖量就高,比如紅豆奶茶,說了不額外放糖,但是紅豆醬本身就放了很多的糖,所以喝起來會很甜。還有可能添加了一些人工甜味劑,比如零度可樂。
低卡/低熱量:低卡食品的熱量必須比品牌的原始食品少三分之一。但是,一個品牌的低卡食品的熱量可能和另一個品牌的原始食品是一樣的。
低脂:這個標簽通常指示著減少脂肪的量,但是為了保證口感和風味,代價往往是在食品里添加更多的糖,要非常小心地去閱讀配料表,這是很常見坑。
低碳:標記為低碳的深加工食品通常依然是垃圾食品。
全谷物制品:里面可能并沒有那么多的全谷物,按照下文檢查配料表的方法,如果全谷物不在配料表前三項,那這不是個好碳水。
營養素添加:例如高鈣、維生素(B、D)添加等,比如,廠商會將維生素D添加到很甜的牛奶中。然而,僅僅強化某個營養素并不能使它變得更健康。
無麩質:這不代表健康,這只能說明食品里不含有小麥、黑麥或大麥等含麩質食物。許多無麩質食物都經過高度的加工,并含有不健康的脂肪和糖。
水果味:一些加工食品的名稱顯示自己是天然的風味,比如芒果酸奶。但是,這些東西里面可能不含任何水果,僅僅是一些有水果味的化學品。
零-反式脂肪:這個詞的意思是,每100g食物里的反式脂肪低于0.5g,依然是有可能含有的。并且,有時候即使是零反式脂肪,本身的糖和脂肪量也不低。
即使這些食品的標簽看上去多么美好,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所以,當我們衡量這個食品是否是健康食品時,這些標簽都不能成為衡量的標準,恰恰相反,我們要完全忽視他們,去看最具有指導意義的“配料表“。
2.學會看配料表
根據我國《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食品的配料表根據其組成重量由高到低進行排列。(劃重點)
根據這個原則以及我長期的經驗,我們可以通過鎖定配料表前三種成分進行判斷,因為它們構成了你吃的食物的絕大部分。
如果這部分含有精制碳水、各種糖(白砂糖等)或氫化油,你可以確定,這個食物是不健康且不利于減脂的。
相應的,我們應該盡量選擇配料表里是食物本身的一些食品,比如酸奶的配料表第一位就應該是牛乳,比如全麥面包,第一位就應該是全麥粉。當然,前三位含有糖的,基本都是不符合減脂要求的。
(這款酸奶配料表就只有牛乳和菌,是減脂期間推薦的酸奶)
記住,當配料表長達3~4行時,表明這個食物是經過深加工的,不好。
關于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是為了說明一定份量的產品中含有多少營養素和熱量——在國內,這個份量通常是每100g或每100mL的量。(而在國外,一些制造商會故意誘導消費者,份量通常為每次食用建議的量,比如半個巧克力棒這樣,因此一些人就會以為里面含有較少的熱量和糖,實際上很多人吃下去的食物遠遠超過建議量。)我們實際吃的量并不是這個量,所以如果有興趣知道您正在吃的東西的營養價值,我們可以將背面給出的量乘以我們吃的份量。
3.無處不在的糖
糖有無數的名字——其中很多你可能都不認識。
食品制造商會通過在食品中添加不同種類的糖來隱藏它真正的含糖量。
通過這樣做,他們可以在配料表的頂部列出一些更健康的組成成分,往后才是各種糖,即使里面充滿了糖,它也不一定在配料表的前三位。
為了避免不知不覺攝入過多的糖,導致我們發胖,以下列表里所顯示的名稱要注意了!
糖的種類 | 糖漿的種類 | 其他種類 |
甜菜糖,紅糖,蔗糖,焦糖,轉化糖,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椰子糖,黑糖,有機原糖,甘蔗汁和糖粉 | 金黃色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蜂蜜,龍舌蘭糖漿,麥芽糖漿,楓糖漿,飴糖,葡萄糖漿,果葡萄漿和轉化糖漿 | 糖蜜,甘蔗汁晶體,乳糖,玉米糖精,果糖晶體,聚葡萄糖糖,麥芽粉,乙基麥芽酚,果糖,濃縮果汁,半乳糖,葡萄糖,雙糖類,麥芽糖糊精和麥芽糖 |
其實不僅僅有這些糖,只是這些是最常見的,日常規避這些,就足夠了。
如果你在配料表的3位看到任何這些糖,或者在整個列表中有3種以上,那么這個食品的添加糖含量是相當高了。
當然,避免被食品標簽誤導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去選擇一些天然的食物,它沒有配料表,卻是最健康、符合人體需求的。但是,在現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很難每餐都吃到天然的食物。所以,如果大家要購買一些包裝食品,利用以上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挑選出高質量的食物,讓身體更健康。
文/ 韋進勛